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户晓。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B人声dǐng。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Cnuì不可当。岸上喝彩,水上声嘶,气冲斗牛,热闹非凡。

              (1),请将文段中ABC三处加下划线的词语注音或书写有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A、                      B、                       C、                     

              (2)端午龙舟竞渡 “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飞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 2.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1) “惊起沙禽掠岸飞”中的“掠”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2) 发挥想象,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上阕中“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所展示的画面。
            • 3.
              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说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 4.

               病房里的睡莲

              ①亲属探病的时间刚过,同病房的宁波大婶和胖阿嫂还沉浸在方才亲人团聚的欢欣中,互相夸赞着对方的小辈如何如何的好……

              ②病房的墙壁是浅绿色的,在月光里,像一泓幽深的清水潭,水面是那么的清冷寂静,没有一丝波纹。病中长长的夜呀,可真难挨过。

              ③忽然,走廊中一阵喧哗,又进来一个新病人。我看她昏沉沉地躺着,手腕上还吊着输液针管,有一头白霜似的头发。

              ④“护士阿姨,我是来陪夜的。”这声音像清风一般甜润,吸引了我的视线:一张小姑娘笑眯眯的脸,衬在清水潭般的绿墙上,像刚刚盛开的一朵白睡莲,闪闪的眼睛是噙在花瓣上两颗晶莹的露珠。看样子不过十二三岁,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

              ⑤“姑姑,这是您的水瓶吗?我替您打热水去。”清风一般甜润的声音把我唤醒了,天已大亮。那白睡莲般的小姑娘笑眯眯地站在我床边呢。

              ⑥“哦,那太麻烦你了。”

              ⑦“不要紧的,我顺便的呀。”说着,她把宁波大婶和胖阿嫂的水瓶都带走了。露珠般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她走了。

              ⑧不知怎么,这一天我只盼着天黑,白发老人仍旧昏睡着,白睡莲般的小姑娘还会来陪夜的。我原来在盼她!

              ⑨“护士阿姨,我是来陪夜的。”她来了!可是声音变了,很轻很细,像悄然飘洒的春雨。我连忙抬头看,同样十二三岁的年龄,同样围着红领巾,却换了一张脸:尖尖的下巴,眼睛像新月一样细细弯弯的,像一朵含苞的新莲。

              ⑩“护士阿姨,我是来陪夜的。”第三天晚上,病房门外亮起的声音又变了,像百灵鸟一般快乐,                                                 。哦,这回可是朵顶呱呱的红睡莲啦!这位白发老人不知从哪儿修来的这么多好孙女儿,连我们大伙都跟着享享儿女福了。 

              ⑪又是一个欢乐的早晨。“红睡莲”跳跳蹦蹦地替我们打水、扫地…… 

              ⑫中午,白发老人醒了,病房的人都夸她的孙女好。白发老人轻轻叹口气,笑了。她说:“我可没那个福气。儿子在外地工作,老婆子一个人。那三个闺女是一幢楼里的邻居,平日全靠她们相帮买盐买米倒垃圾呢。”

              ⑬是什么在我寂寞已久了的心房中轻轻地、暖暖地攒动着?是甜润的清风?是细柔的春雨?还是欢乐的百灵鸟?

              ⑭阳光洒在病房的绿墙上,清冷寂静的清水潭变得波光潋滟起来。水面上绽开了那么多睡莲,白的,红的,一朵朵都像姑娘可爱的笑容,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许许多多的亲人,仿佛她们不曾离开过我。

              ⑮一朵美丽的睡莲,在我心中悄悄地绽开了……

              (1) 阅读全文,梳理“我”的心境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长夜难挨的寂寞→            →             →被“睡莲”深深感动

              (2) 第②段描写的“月下病房”与⑭段描写的“阳光下病房”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同一处地方给“我”带来如此不同的感觉?请结合文意简析。
              (3) 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⑩段横线上补写出对“红睡莲”的肖像描写。
              (4)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5) 假设你是一位新闻记者,在听文中的“我”讲述了三个女孩的事迹后决定写一则新闻稿,请你先拟出这则新闻稿的标题。
              (6) 假设文中的三个女孩被评为社区里的“最美邻居”,请你为她们写一则颁奖词。50字左右。
              (7) 积累链接:古代圣贤推崇博爱思想,《礼记》里说“             ,不独子其子”,孟子也说“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文中三个女孩的行为就是对我国传统美德的传承。
            • 5.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根据提示,从视觉角度变化描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画面。

              我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                              。我又俯视庭院,                                                         

              (2)下片中的“离愁”指什么?词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 7.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
            • 8.

              (甲)柳宗元传

                ①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②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进用。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③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

                ④柳人以男女质钱,过期不赎,则没为奴婢。宗元设方计,悉赎归之。尤贫者,令书庸,视直足相当,还其质。已没者,出己钱助赎。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有删节


              (乙)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博学宏辞科: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②内禁:皇宫。③窜斥:贬逐。④荒疠(lì):指南蛮瘴疠之地。⑤堙(yī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⑥大人:指母亲大人。⑦庸:雇佣的文书。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得政(  )  (2)读者悲恻( ) (3)数千里从宗元游( )        

              (2) 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播 非 人 所 居 而 禹 锡 亲 在 堂 吾 不 忍 其 穷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者奇其才。

              (4) (甲)文第④段中,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了哪件实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 (乙)诗首句的“       ”字最能体现柳宗元当时的心情。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寓诗中,正如(甲)文第②段中所说的“                  ”。 (6) 综合(甲)(乙)两篇诗文,说说诗人明明面对的是春天,为什么会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 9.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 和_______。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 10.

              (材料一)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林间自在啼。

              (材料二)养鸟有道

              □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b)披衣而起,见(1)扬翚振彩②,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2)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②扬翚(huì)振彩:扇动五彩翅膀。



              (1) 将材料二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两个逗号断开。

              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2)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请你选择两个分别填入材料二的(1)(2)处,使文句通顺。

              (1)        。(2)         

              (3)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线的“及”的意思。

                  ①             。②            

              (4) 请你在材料一中选择恰当的诗句对材料二的主题进行概括。

                                                        

              (5) 从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他们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6)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的志趣与居室环境格调的和谐,请你举出一个这 样的例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