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 2. 回答与果胶和果胶酶有关的问题:
              (1)通常从腐烂的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其原因除水果中果胶含量较高外,还因为______。
              (2)为了获得高产果胶酶微生物的单菌落,通常对分离或诱变后的微生物悬液进行______。
              (3)在某种果汁生产中,用果胶醇处理显著增加了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果胶酶水解果胶使______。果汁生产中的残渣果皮等用于果胶生产,通常将其提取液浓缩后再加入______使之形成絮状物,然后通过离心、真空干燥等步骤获得果胶制品。
              (4)常用固定化果胶醇处理含果胶的污水,其主要优点有______和可连续处理等。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工艺时,除考虑果胶酶的活性和用量、酶反应的温度、pH、作用时间等环境因素外,还需考虑的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 3. 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或“NaNO3”)。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pH,其原因是______。硝化细菌在没有碳源的培养基上______(填“能够”或“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 4. 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
              C.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污染
              D.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
            • 5. 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
              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
              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
            • 6. 制备培养基的步骤是(  )

              ①溶化  ②称量  ③计算  ④倒平板  ⑤灭菌  ⑥调pH  ⑦分装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②①⑥⑦④⑤
              C.③②①⑥⑦⑤④          
              D.③②①⑤④⑥⑦
            • 7. (10分)为提高玉米产量,科学家在育种和栽培中进行研究。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回答:

              (1)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          ,酵母菌不能直接使用,要利用C1酶和CX酶分解成          后,再经            酶分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使用。

              (2)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发育成植株D,取D的花药培养成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为植株G。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E→F过程中进行了________分裂;从育种方式上分析,D→G属于____________育种。

              (3)D植株上的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精子所经历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最敏感,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4)选取茎尖放入A瓶中培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取D植株茎的切段放入A瓶培养,首先要进行____________

              (5)C和F试管苗不能直接栽培到大田中,要进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并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脂肪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进行如下的系列实验.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______.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2)进一步调查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氮源.根据表1的实验数据,选择理想的碳源为______.
              (4)利用相似方法探得理想氮源的最佳浓度,再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以a和b分别代表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a1>a2>a3;b2>b3>b4,据此形成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______.
              方案一:a1和b2组合.
              方案二:将每一种a的浓度分别与b2、b3、b4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a1和b2组合,a2和b3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四:a1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b2分别与每种碳源浓度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5)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则应选择图中的______固定化工艺.
            • 9.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和酶工程的问题.
              枯草芽孢杆菌盛产蛋白酶,后者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且已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1)在培养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在内的异养型微生物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和______(用序号组合回答).
              ①淀粉  ②蛋白质   ③生长因子  ④葡萄糖   ⑤无机盐
              为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高产株,将分别浸过不同菌株(a~e)的分泌物提取液及无菌水(f) 的无菌圆纸片置于含某种高浓度蛋白质的平板培养基表面;在37℃恒温箱中放置2~3天,结果如图1.

              (2)大规模产业化首选的菌株是______;菌株b提取物周围没有形成明显清晰区的原因是______.
              图2显示枯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再制备酶制剂.
              (3)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作用是______.
              A.诱导蛋白酶的热稳定性
              B.有利于发挥蛋白酶的最佳活性
              C.裂解枯草芽孢杆菌细胞
              D.大幅度降低发酵液中其他酶的活性
              (4)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制备的合理工艺步骤应为______(选择正确的序号并排序).
              ①过滤   ②干燥   ③破碎   ④浓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