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___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检测乳酸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抗生素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抗生素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抗生素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____________。

            • 2. 某校实验小组对某种品牌的酸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 mL灭菌的生理盐水,标号为B1、B2、B3、B4、B5、B6;吸取1 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B1中,混合均匀;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B1中吸取1mL溶液,加入B2中,依次类推,最后从试管B6中取0.1 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乳酸菌除了必要的_________外,还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2)制备乳酸菌的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对乳酸菌接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酸奶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根据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_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和实际值相比,一般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应该在____旁完成。图中B、C所示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_。 

              (2) 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出壤浸出液接种于以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为了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实验结果如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是最理想菌株。 


              (3) 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对分离的细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 

              (4) 操作过程中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操作者的双手;③玻璃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其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填序号)。 

            • 4.

              下列操作与杀菌无关的是 ( )

              A.接种前用火焰烧灼接种环            
              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
              C.培养基在50℃时倒平板              
              D.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
            • 5.

              长木蜂有在蜂巢内储存蜂粮(主要是长木蜂咀嚼过的花粉)的习性,其储存的蜂粮在蜂室中能长期保存不变质。研究人员为筛选出蜂粮中具有抑菌作用的微生物,开展实验如下:

              (1) 配置培养基。称取适量的牛肉膏、蛋白胨、NaCl等营养物质,再加入____和适量的水,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可提供碳源的有________。另配置适于乳酸菌生长的MRS培养基。 

              (2) 系列稀释操作。将一批盛有9 mL水的试管作____处理;从三个蜂巢采集蜂粮各1 g,分别加入含有9 mL水的试管中混匀,再进行梯度稀释处理。在此过程中,为使菌液与水混合均匀,可将移液管上的橡皮头(洗耳球)________;移液管不能重复使用的原因除了需要避免混合上一个稀释浓度的残留液会使稀释不准确外,还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 涂布、培养和计数。将各稀释浓度的试管,分别吸取0.1 mL,在两种培养基上涂布均匀,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三项)等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若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最多发现有51 种微生物生长,在MRS培养基上最多有17种微生物生长,则实际蜂粮中的微生物种类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大于68种。 

              (4) 筛选具有抑菌作用的微生物。用接种针挑取一种微生物的菌落,分别接种到富含青霉菌(A组)、枯草芽孢杆菌(B组)、啤酒酵母(C组)的培养基中,每组选取一个平板接种三个位点,实验结果见图。其中作为对照的是____组;分析实验结果,对该微生物抑制作用最弱的微生物是____。 

            • 6.

              给无氮培养基接种土壤稀泥浆的方法是( )

              A.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蘸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
              B.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C.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D.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冷却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 7. 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 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②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③ 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 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 8. 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的土壤稀释液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培养皿倒置, 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
            • 9.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 10.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用在果酒制作中常添加一定量葡萄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培养液的渗透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