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 2. 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用获得单个的菌落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拥有达1.8m2的表面积,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物理屏障,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生物或有毒物质的侵害。同时,皮肤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部位,因此常驻有各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能了解我们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类。由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表现不同,因此可以利用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来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2)有同学通过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来培养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细菌。制备该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在溶化之后、灭菌之前需要调节______;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将平板____________。

              (3)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某细菌的操作中,使用________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目的是____________。

            • 4.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 5.

              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通用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用两个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a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以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两种突变株a和b对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有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都必须同时供应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4、5号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 6.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法或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
            • 7.

              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频繁使用的菌种,可用斜面培养基保藏在4℃的冰箱中
              B.临时保藏菌种的培养基不需要定期更换
              C.长期保藏的菌种,需要降低代谢和变异发生概率
              D.长期保藏菌种时,可各取1mL灭菌甘油和培养菌液混合后保存在冷冻箱中
            • 8. 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酸奶产品中乳酸菌菌数不得低于1×106.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碳源为 ______ (填“含碳无机物”或“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 ______ .
              (2)样品稀释: 先将样品稀释10倍,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2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 ______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然后进行系列稀释操作,得到稀释至106、107、108倍的样品.
              (3)培养与统计: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1mL,分别置于不同培养皿内,加入适宜温度的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 ______ 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每毫升乳酸菌数为 ______ .


              (4)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其统计的数值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难以降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_ 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使用的工具称_______,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划线。

              (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4组(每组4个)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4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357、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个。

              (5)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

            • 10.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主要提供了 ________ 和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和水。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在接种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接种空间和操作者的衣着和手等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该小组可采用 ________ 或 ________ (接种方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平板培养基_________是否合格;

              (4)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设定在37℃。为明确培养基的灭菌效果和接种中无菌操作的是否规范,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5)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5种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6)该小组将得到的某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的利用率。

              (7)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细菌。

              (8)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