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的图解,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 ______ ;④ ______ .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该细胞器的 ______ 上,这些色素的作用是 ______ .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 ______ 阶段;B表示 ______ 阶段.A阶段为B阶段提供了 ______ .
              (3)F过程是有氧呼吸的 ______ 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
              (4)g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 ,它要在同一细胞内,参与B过程必须通过 ______ 层膜.
            • 2.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写中文)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2)写出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填“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5. ______ 6. ______
              (3)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 ______ 层生物膜。
              (4)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______ ,释放的能量 ______ ,反应场所是 ______ 。
              (5)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 3.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I.光合作用反应如右图1,其中Z表示某物质.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 ______ .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 ______ 上的 ______ 分子,释放出 ______ ,并经传递最终生成Z.
              (2)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______
              II.图甲、乙、丙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体内有机物的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是 ______ .图乙给大棚蔬菜种植的启示是 ______
              (2)若图丙中曲线1、2分别表示小麦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则某温度下1、2曲线上对应点的差值表示 ______ .由图可知,在温度为 ______ 时最有利于小麦增产.
              (3))综合分析图甲和乙可知,在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______
              参照甲、乙两图,试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在光照强度为c时,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图: ______
              (4)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问题: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3 +3 +3 +2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 ______ mg,实验前后氧气产生量最少的是第 ______ 组叶片.
            • 4. 如图为生物体内部分的细胞代谢过程.据图回答:
              (1)A过程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 ______ 中,影响A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A过程包括 ______ 阶段和 ______ 阶段,其能量来源依次为 ______
              (2)稻田若不定期排水,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这是因为进行了上述 ______ 过程所致.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进行的生理过程为 ______ (用字母表示).
              (3)上述代谢过程中,能生成ATP的是 ______ 过程(用字母表示).
              (4)硝化细菌和蓝藻都能进行A过程,但两者利用的 ______ 不同,它们都属于自养生物.
            •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石油是一种重要原料,但海洋石油开发中经常由于泄漏对海洋造成污染,自然环境中有一类叫作假单孢杆菌的细菌能够分解石油,图为分离和纯化假单孢杆菌的实验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③过程培养出的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

              (3)③→④的接种可选用________法,通过培养能获得________。此菌种细胞呼吸的类型是________。获得假单孢杆菌菌落后,在进行扩大培养时,应选用________培养基。

              (4)与酵母菌相比,假单孢杆菌在细胞结构方面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我国是糖尿病多发国家之一,对糖尿病的治疗多采用注射人胰岛素的方法。大肠杆菌是名副其实的生产胰岛素的“活工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人胰岛素,首先要获取目的基因,用________法获取的胰岛素基因没有________。

              (2)如图表示人胰岛素基因及重组质粒构建过程,用BamHⅠ对胰岛素基因和质粒切割,质粒的酶切片段用去磷酸化酶或加尾处理,都可以防止________。

              (3)利用双酶切(如BamHⅠ和HindⅢ)除了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还可以避免________。酶切不能使用的酶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双酶切后筛选出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要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检测导入成功后培养大肠杆菌即可。

            • 6. 分析下列有关微生物材料,回答问题:
              右图中的4支试管代表4种微生物(固氮菌、产甲烷菌、酵母菌、幽门螺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其中乙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右表则表示2号培养基的成分与含量. 
              成分 葡萄糖 K2H2P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0.2g 0.2g 0.2g 0.2g 5g 3.5g 1L
              (1)幽门螺杆菌的代谢类型可能是 ______
              (2)甲、丙、丁三个试管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别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3)在2号培养基中加入人体血清后能否培养乙肝病毒,试说明原因 ______
              (4)丁试管中的微生物在2号培养基内不能生长,原因是 ______ .但与圆褐固氮菌同时接种在2号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是因为 ______
            • 7.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①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______ 位置处.
              ②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______ .
              ③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______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④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______ .
              (2)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丁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 ______ ,图中c 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 ______ .
              ②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______ 倍.
            • 8. 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如甲、乙图所示.丙图为某成员绘制的水稻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甲图结果可知,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 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中测定光合速率时每天选定在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 ______ 等无关变量.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实验需要在保证施氮量相同及 ______   等条件下进行.
              (4)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______ .在M点时,可以发生丙图中的哪些过程? ______  (用丙图中字母表示).在40℃~60℃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5)分析上述实验,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回答出两项即可).
            • 9. 如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③ ______   结构a ______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 ______  阶段.反应场所是 ______
              (3)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4)如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______ .试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______ ,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 ______ mgCO2/dm2•h
              (5)如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______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______ 并说明理由 ______
            • 10.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代谢有关的问题.

              (1)从图1中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 ______ .如果将长势相同的高粱和小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体积浓度环境,一段时间后, ______ 幼苗先死亡.理由是 ______
              (2)图2中的虚线表示 ______ .40℃与60℃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 ______
              (3)图3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a、b、c、d四浓度中,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______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量 ______  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