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家利用某种水生真核绿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将该种绿藻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CO2浓度(5000μL CO2· 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60μL CO L-1 )下,其它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9-10天后,再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定两组绿藻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光强为100 μmolm-2s-1 时,两组都有气泡产生,甲、乙两组气泡中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中甲组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证明,甲组光合速率始终明显低于乙组,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20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加入500mL的密闭容器内,该容器内酵母菌细胞呼吸CO2的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曲线表示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密闭容器内开始产生酒精的时间是______ (填“6h前”“6h时”或“6h”后)。
              (3)8 h时细胞内ATP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此时合成ATP所需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来自丙酮酸的分解。
              (4)在a、b两曲线相交时,b曲线表示的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量为a曲线的________倍。

              (5)密闭容器内,酵母菌的CO2的释放速率在6 h时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 h时。

            • 3.

              培养酵母菌探究其呼吸方式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两组实验,甲组 通气培养,乙组密封培养。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检测两组实验C02的产生情况,把甲组和乙组实验的排气管分别通入两瓶石灰水溶液中,两瓶检测液出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甲组实验通入O18的氧气,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O18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酒精用______________性的______________,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色变______________色。二氧化碳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水溶液检测。

            • 4.

              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问题.

              (1)下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分析:发酵初期,集气管中收集不到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H2O和CO2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

              (2)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

              (3)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的过程。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 5.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 ℃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左右。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缺少叶黄素的变异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填“不”或“非常”)显著。

            • 6.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一定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1)提取该植物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使研磨充分。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2)在上表测定的条件下,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_______μmolC2·m-2·s-1。在上表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突变体油菜CO2饱和点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野生型油菜。(注:CO2饱和点是指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会再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时的二氧化碳浓度。)

              (3)突变体油菜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突变体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第7d前,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答两项)。

            • 7.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探究实验,请根据题设要求回答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本实验装置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

              (3)如果实验设计中缺少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而装置A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不一定说明_____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无法排除___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可能。

              (4)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溶液变成灰绿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鉴定酒精的存在。如图中装置________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一定会使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如果两装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都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请分析A装置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 8.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说明: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加入D烧杯中。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此时D烧杯中应加入__________溶液,并必须对装置做__________处理。

              (2)再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此时D烧杯中应加入__________溶液,并将装置放在__________的环境下。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目的

              装置

              实验1小时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甲装置

              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3厘米

              乙装置

              右移1厘米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甲装置

              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9厘米

              乙装置

              右移1厘米

            • 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 呼吸。

              (2)7.5% 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        ,用7.5% 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 。选择培养基是指的培养基。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        ,该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接种操作             (填“前”、“后”或“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

              (4)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 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    

              (5)鲜牛奶消毒使用的方法是              

            • 10. 图1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农科所技术员依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及水果的储藏问题,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和图3曲线。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A、B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2)图2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       

              (3)图3表示果实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PQ段下降的原因是       

              (4)由图3可知果实储藏时应选取     点所对应的O2浓度,理由是                            。水果储藏时,除低氧外,还需要          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水果保持较好的口感;若密闭储存,果实易腐烂,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