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进化与多样性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表.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的多样性指标
              放牧强度多样性指标
              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14.110.720.93
              轻度16.500.750.94
              中度15.630.690.90
              重度13.900.690.89
              (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    ,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    
              (2)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则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D.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3)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你的结论是    
              (4)植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低,可用辛普森指数表示.辛普森指数计算公式为:D=1-
              s
              i=1
              ni
              N
              2
              设有甲、乙两群落,各由两个物种A、B组成,甲中A、B分别是50个、50个,乙中A、B分别是99个、1个.请以辛普森指数值来说明群落甲、乙的物种多样性程度,并说明物种多样性程度不同的原因    
              如图,科学家利用果蝇做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表是图中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甲箱乙箱
              果蝇数AT1E果蝇数AT2E
              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
              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
              第七代50067%52%62.2%42096%66%65.8%
              第十代56061%89%60%43095%93%65%
              (5)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小的是    
              (6)两箱中,频率比较稳定的基因是    .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
            • 2.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图1: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G、H、Q、W、X)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
              图2:插入外源基因S的显性突变蚊子(AABB)的染色体及局部放大.

              (1)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原因是    ;该理论未能解释的是    (用选项字母表示).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2)图1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        
              (4)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幼虫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蚊子群体中存在不同个体反映了    多样性.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5)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如图2),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3.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图1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    图.

              (3)图2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4)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
              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种群A种群C
              规模t(%)w(%)规模t(%)w(%)
              190046 000511 00051
              192045 0005.5185071
              194048 0007185090.8
              196044 00081800120.6
              198042 00061600100.8
              200040 00051550111
              (5)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6)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 4.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材料1.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下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1)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但其后代的雄性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A、B两湖鳉鱼的繁殖期在5月,C、D两湖的鳉鱼繁殖期在7月.则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是    的鳉鱼.
              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是    的鳉鱼,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出现这种多样性的原因和机制:    
              材料2.在一个新的地区发现一蜗牛种群,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如表:
               有条纹的无条纹的
              活着的264296
              破裂的486377
              (2)请将表中数据转换为柱形图,以显示两种蜗牛被鸟类捕食的概率.
                  
              (3)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    .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4)已知蜗牛条纹受控于常染色体上1对基因A(有条纹)、a(无条纹).在这一蜗牛种群中,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 5.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    ,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4)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5)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    
            • 6.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下面图1是两个小岛上雀类物种演化示意图,经过多年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六个物种雀类.图2为该六种雀类的DNA指纹图谱.根据题目回答以下问题.
              (1)雀类物种A、B、C、D、E、F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
              (2)若图第一列为物种B雀的DNA指纹图谱,那么后五种DNA指纹图谱中最有可能为物种C雀的是    ,通过DNA指纹图谱的分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    方面的证据.
              (3)物种B种群进化成为F、D两个物种的标志是    .下列关于这一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B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物种B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C.小岛之间的环境差异促使了物种B种群发生了突变
              D.物种F、D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4)若乙岛上物种D雀的喙具有钝喙、尖喙、中间型三种类型,数量分别为340、440、220只,且其喙的尖度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3,则图中B的基因频率是    
            • 7.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1500万年前非洲大陆沿赤道自西向东热带雨林广布,林中生活着各种古猿.距今约800万年时,大陆东部地壳沿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形成了东非大裂谷;裂谷东侧的陆地抬升,形成了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如图甲).此后,裂谷西侧的刚果盆地仍然保持热带雨林气候,而东侧的高原则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如图乙),从猿到人的转变正是始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稀树草原.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东非大裂谷的出现,对于人与猿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意义是    
              (2)在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中,古猿进化为了现代非洲猿类;而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的稀树草原上,古猿演变成人属.这两种进化的实质都是    ,主导其不同进化方向的是    
              (3)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至360万年的人亚科化石.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援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    .(多选)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4)现今的人类通常可划分为4个人种,即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白色人种(高加索人)、黑色人种(尼格罗人)和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4个人种之间在遗传上是开放的,不存在生殖隔离
              B.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中的物种多样性
              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检测4个人种之间差异最可靠的方法
              D.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类适应环境变化长期生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