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一将A、B两个白花品系杂交,得F1,F1都开紫花,F1自花传粉产生F2,收获的F2紫花324株,白花252株。该植物的高产与低产受另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科研小组做了实验二,甲组:高产×高产,杂交后代高产:低产=14:1;乙组:高产×低产,杂交后代高产:低产=5:1;丙组:低产×低产,杂交后代全部低产。请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一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若用字母A、a;B、b;C、c……表示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考虑最少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的可能,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按字母顺序)。F2紫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判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甲组不符合3:l的原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的高产亲本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现用两紫花高产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高产:紫花低产:白花高产:白花低产=9:3:3:l,淘汰白花植株,让其余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G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

            • 2.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 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3)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4)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___________,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若一旦发生____________隔离,就不会有____________交流了。

              (5)通过对果蝇及其它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离。

            • 3.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 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进化?为什么?

            • 4.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3)A和a位于Ⅱ染色体上,若基因型为AaXY的雄果蝇产生了一个AaYY的精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第       分裂异常造成的。

            • 5.
              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

              (1)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 .
              (2)请预测以后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将该变化在下边的坐标中以图1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标明基因,绘出大致趋势即可). ______
              (3)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2.
              ①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将 ______ 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黏在 ______ 组雄鸟的尾羽上.对 ______ 组雄鸟的尾羽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
              ②实验结论: ______ .
            • 6.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讲化对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

              (2)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__。

              (3)①~③、④~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__。

              (4)松鼠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松鼠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假设松鼠种群的个体总数不变,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 7.
              好的养分管理可以兼顾作物高产和生物资源的保护.试验区油菜田发生的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牛繁缕、小飞蓬等杂草.研究者将油菜田划分为不施肥、纯施氮肥、单施化肥(NPK平衡施肥)、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油菜桔杆五个小区进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如表:
              多样性指标 施肥处理
              不施肥 纯施氮肥 单施化肥 化肥配施猪粪 化肥配施油菜桔杆
              物种丰富度 9.0 11 5.0 7.3 8.3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0.29 0.23 0.52 0.53 0.89
              物种均匀度 0.68 0.70 0.48 0.44 0.13
              (1)油菜田中能进行生殖的所有看麦娘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看麦娘的 ______ .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牛繁缕、小飞蓬等杂草的差异体现了 ______ 多样性.
              (2)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______ (多选)
              A.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物种均匀度增大而增大
              B.合理施肥能保证杂草物种多样性,又能控制杂草的危害
              C.纯氮肥区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说明此区域物种多样性最大
              D.去除所有杂草,促进油菜快速生长是本研究的研究目标
              (3)试验区旁有一块地,其内鼠群有少数个体趾间有轻微的蹼,后来环境改变成为沼泽,多年以后,该鼠群中大多数个体有趾蹼,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______
              A.此时新的物种已经产生
              B.环境的定向选择使有蹼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无蹼鼠逐渐长出了趾蹼
              D.环境导致无蹼基因突变为有蹼基因.
            • 8.
              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
              (1)A物种在不同的岛上进化为B、C两物种,由此可知 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______ .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种群的 ______ 不同,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着 ______ .
              (3)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那么理论上该种群中杂合子的频率为 ______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 9.
              一般认为分布于中国的鲚属鱼类有4种,即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其中刀鲚和凤鲚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是凤鲚的不同种群,都具有河口短距离洄游的习性,凤鲚长江群体成熟个体主要分布在崇明3个岛附近,凤鲚珠江群体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及河口.
              (1)由原始鲚属鱼类进化为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等四个物种的内因是 ______ ,外因是 ______ .
              (2)对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 ______ 多样性层次.
              (3)假设某刀鲚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______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 10.
              某种一年生植物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将这种植物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
              (1)将这种植物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该植物形成 ______ ,与 ______ 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当地生长的这种植物因为环境的变化.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______ .

              (3)在对移植到原产地这种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