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 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                      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       (需要/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          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    (A/B/C),运输的方向是                              

              (3) 嫁接株中         (含有/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        的协助。

              (4)研究者将       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                         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 2.

              下图表示棉花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2)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 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③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 3.

              为研究高浓度生长素(IAA)促进侧根生长的机理,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做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ALF4、ALF3是与侧根生长有关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侧根形成首先是生长素通过________(填运输方式),运输到中柱鞘上某些细胞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诱导这些细胞形成________,然后________刺激并维持这些细胞持续分裂、生长、分化,最后穿透皮层和表皮形成侧根。

              (2)据图可推测,侧根形成的实质是________,生长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否有说服力,我们可增设用________处理拟南芥的实验组,得到的实验结果理论上为生长素浓度越高,侧根数量越多。若将实验植株的幼叶或幼芽去掉,侧根数量变化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在拟南芥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等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发挥作用,其中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

            • 4. 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 ______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______
              (3)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______ mol•L-1
              (4)B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浓度梯度:
              组别 A B C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 ______ .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5. 如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______ mol/L、 ______ 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 ______ 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
              (3)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______ 段,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 6.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效应.请回答:

              (1)如图甲盆栽植物①②③④四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 ______ .解除②处受抑制的方法
              ______
              (2)将甲图中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测得③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f,此时 ④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______
              A.大于f、小于g    B.大于f、小于2f   C.大于h     D.大于g
              (3)图乙中曲线CE段表示 ______
            • 7.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原理是 ______ .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______ ,可选用图中 ______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 ______ ;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 ______
            • 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的3种实验处理。胚芽鞘会发生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侧芽生长量/cm       处理时间/d

              实验组别

              12

              24

              36

              48

              蒸馏水

              1.0

              1.8

              2.3

              2.5

              浓度Ⅰ

              1.5

              2.3

              3.2

              4.4

              浓度Ⅱ

              2.0

              3.5

              5.0

              5.6

              浓度Ⅲ

              0.8

              1.0

              1.4

              1.8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I、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成立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9.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类似物的问题。

              (1)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M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科技小组结合图乙配制了如表甲所示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M溶液。


                                            


              ①当M溶液浓度大于10-10mol/L时,根据图乙说出M对根的生理作用:            

              ②从M的作用曲线可以看出,其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特点是:          

              ③为了准确测定M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2)该小组又开展了“探究经40 ℃加热处理后NAA的活性变化”的课题研究。

              实验材料:NAA溶液(常温放置)、可供扦插的枝条若干、40 ℃加热处理过的NAA溶液、内含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若干等。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扦插枝条均分为三组,并作相应的处理。再取三只含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②甲瓶中插入                             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NAA溶液(常温放置)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                                      

              ③本实验用              (写出一种即可)作为指标来确定40 ℃加热处理对NAA活性的影响。

              ④假设40 ℃加热处理对NAA活性有促进作用,请根据你所采用的指标预测最可能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