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所示配方的培养基可筛选某种细菌,该细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进而形成菌落。回答下列问题:

              KH2P04

              1.4g

              葡萄糖

              10.Og

              Na2HP04

              2.lg

              尿素

              1.Og

              MgS04•7H20

              0.2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lOOOmL

              (1)该培养基可筛选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从土壤中获取的样本含该细菌的数量较少,需要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请判断能否用表格中的培养基来扩大培养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对该细菌进行计数,则应用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为了确定该细菌确实属于所要分离的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另一种接种细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含量等来了解其土质情况,并做了相关微生物的分离工作。回答相关问题。

              ⑴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⑵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常从公园里、街道旁、花盆中的土壤或是农田、菜园土选取土壤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小组对某种菌进行扩大培养时等分为两组,A组静置培养,B组振荡培养。结果发现B组比A组的细菌要多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⑷小组进一步发现,该土壤中只有一种真菌,欲使其从土壤中与其它细菌分离开,可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分离纯化后提取DNA测序发现含有产脲酶的基

              因序列,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种真菌可合成脲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结果,结论。相关试剂、仪器、菌种等都可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科研兴趣小组欲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计数,请帮助完成实验。

              (1)实验原理:分解尿素的细菌由于含有脲酶,可将                  而使周围环境的PH上升,在                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对其进行分离、鉴别;通过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2)实验简要步骤:

              ①土壤取样并制备培养基:用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②分离纯化该细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首先需对土壤滤液进行              ,再分别取土壤滤液0.1mL涂布在每一平板上。

              ③培养、观察与计数。

              (3)有同学发现,稀释倍数为104的5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9、147、150、153和360,则每升土壤样液中的细菌数量为               个。

              (4)某些同学想将分离出的目的菌在-20℃长期保存,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填化学物质)。

            • 4.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硅酸盐细菌在甲(尿素为唯一氮源)、乙、丙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表1表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的配方,表2是每种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及菌落直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的配方

              葡萄糖

              10克

              尿素

              9克

              K2HPO4

              0.2克

              MgSO4·7H2O

              0.2克

              NaCl

              0.2克

              CaCO3

              5克

              琼脂

              20克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表1

              培养基种类

              平均菌落数

              菌落直径

              10-3

              10-4

              10-5

              10-6

              32

              3

              2

              0

              1.0~2.0

              36

              6

              1

              0.6

              多数小于1.5

              50

              8

              5

              1.2

              多数大于1.5

              表2

              (1)表1从物理性质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按用途划分属于培养基。

              (2)为统计硅酸盐细菌的数目,应采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该方法的所有操作都应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表2中,稀释度为________时,统计的结果较为可靠。

              (3)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由表2中的数据得出,用________培养基分离硅酸盐细菌的效果最好。

              (4)甲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可根据指示剂变红的情况初步鉴定菌种分解尿素的情况。

            • 5. 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相关的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                 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细菌常生活在                 性的环境中。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                        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                   方法进行灭菌。

              (3)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4)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5)微生物的鉴定:为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向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将呈           反应,再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              (选择、鉴别)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红色。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上表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指示剂酚红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得出该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 7.

              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          色环带。

              (2)步骤X表示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开始划线。

                 (3)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          中。

              (4)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____分解为NH314CO2

            • 8.

              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产生脲酶的微生物并予以纯化计数,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基本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得土样后应先用                           (填试剂)对土壤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将稀释液涂布在平面培养基上,这种选择培养基在营养组成上的重要特点是                   在这样的培养基上长出的细菌                    (填“一定”或“不一定”)都能产生脲酶。若在平板中加入酚红,目的菌落出现的变化是                      

              (2)若要对相应微生物进行计数,一个稀释度应涂布2到3个平板,并计算________。若稀释度不够高,所得的数据与实际值比较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经涂布获得的菌落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进一步纯化,每次划线后接种环必须________,才能再次用于划线。获得的纯化菌种可以保存在试管中,塞上棉塞或盖上封口膜,不能密封,原因是                             

            • 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为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一般来说,在          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为此,通常选择              的花蕾,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如果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4)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的措施是                        ,如果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 10.

              下表是4组生物学实验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培养基

              a

              无机盐、蔗糖、维生素和甘氨酸等有机物、琼脂

              b

              葡萄糖、NaCl、K2HPO4、尿素、酚红、水、琼脂糖

              c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水、琼脂

              d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等

              (1)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应选用培养基      (填组别)。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首先,将动物体内的一部分组织取出,经过机械消化或         消化,使其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如果是培养胚胎干细胞,则首先需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胚胎成纤维细胞,称为        ,这层细胞具有                    点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具有         性和           核型。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应选用培养基b。在含有       酶的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               ,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         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          。该实验用的分离方法是             

              (3)用培养基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则培养基还需要加入               

              (4)下表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

              对象

              方法

              A

              培养基c

              G6玻璃砂漏斗

              B

              培养皿

              高压蒸汽灭菌

              C

              超净台

              紫外灯照射

              D

              自然生长的茎段

              70%酒精和5%次氯酸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