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图1                                                               图2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 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 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 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 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

              菌株

              透明圈直径(D)

              菌落直径(d)

              D/d

              M-3-01

              18.8

              12.3

              1.5

              B3-5-6

              20.7

              8.0

              2.6

              T1-4-01

              9.1

              6.5

              1.4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_____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 ℃、200 r·min-1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图2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1)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操作。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 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 mL滴在培养基上。

                  ①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②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按此方法培养得到的3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分别为25个、23个、24个,则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个。

                  (3)消毒后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用稀释平板法检测消毒后牛奶是否含有细菌,则在操作步骤上应作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涂布结束后将培养皿______,在37℃______________中培养。

                  (5)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是______。

                  A.环境条件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二)兔肝细胞中的基因E编码代谢甲醛的酶,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E转移入矮牵牛中,以提高矮牵牛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请回答:

                  (1)从兔肝细胞中提取mRNA,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然后以此DNA为模板在体外利用____________反应大量扩增,得到基因E。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基因E与Ti质粒连接在一起,形成___________,再导入用氯化钙处理的_______________,侵染矮牵牛叶片。将被侵染的叶片除菌后进行培养,最终得到转基因矮牵牛。其中培养过程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叶片在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在含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较高的培养基上形成芽  C.再生的芽在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培养基上生根  D.愈伤组织在含合适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2)取转基因矮牵牛叶片,放入含MS液体培养基和适量浓度甲醛且密封的试管中,将试管置于__________上,进行液体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基中甲醛的含量,以判断基因E是否在转基因矮牵牛中正常表达。培养过程中液体培养基的作用:一是提供营养;二是__________,从而使叶片保持正常形态。

            • 3.

              牛奶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中步骤①称为_______消毒法。步骤②是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______。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________/mL。

            • 4.

              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5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化菌株时,若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若使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应选择的接种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

              (4)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耐高浓度食盐的致病菌,为探究某天然植物抗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某兴趣小组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如下图)等器材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          ;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          

              (2)上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     。(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3)下列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装有培养基的灭菌包装入灭菌锅时,注意不要太挤,以免因影响蒸汽流通从而影响灭菌的效果

              B.拧紧固定盖子的螺栓,要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不漏气

              C.加热初期,必须把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

              D.灭菌结束后,切断热源,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4)将灭菌后的多组培养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加入适量的天然植物抗菌液,乙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后,采用       法分别接种到甲乙两组对应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的菌落数。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因此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一方面是防止培养基被外界环境中的杂菌污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         

              (5)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         可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培养基的功能分类,

              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 6.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图丙)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 ______(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丙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 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 。
              (5)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含量等来了解其土质情况,并做了相关微生物的分离工作。回答相关问题。

              ⑴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⑵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常从公园里、街道旁、花盆中的土壤或是农田、菜园土选取土壤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小组对某种菌进行扩大培养时等分为两组,A组静置培养,B组振荡培养。结果发现B组比A组的细菌要多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⑷小组进一步发现,该土壤中只有一种真菌,欲使其从土壤中与其它细菌分离开,可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分离纯化后提取DNA测序发现含有产脲酶的基

              因序列,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种真菌可合成脲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结果,结论。相关试剂、仪器、菌种等都可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醚苯磺隆是常见的除草剂,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某实验小组从某农药厂的污泥中富集、筛选出了一株醚苯磺隆降解菌株MB-1,并研究了其降解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将取自生产醚苯磺隆农药厂废水处理池中的废水按5%的体积分数接入醚苯磺隆含量为200 mg/L的MSM液体培养基中,每3 d以5%的接种量接入新鲜的醚苯磺隆MSM液体培养基中,这一培养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将稀释倍数为103、10和105的培养液分别取0.1 mL接种到醚苯磺隆MSM固体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倍数涂布三个培养基,最终形成的菌落数分别为627、622、658;58、62、63;3、6、7个,则原菌液每升含有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个。若要检测水体中全部细菌(无论是否为活菌)的数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醚苯磺隆时,MB-1菌株只利用易于摄取的葡萄糖作为能源和碳源,同时诱导产生一种能分解醚苯磺隆的关键酶,该实验小组研究了不同的葡萄糖浓度对MB-1降解醚苯磺隆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同时含有葡萄糖和醚苯磺隆的培养基比只含醚苯磺隆的培养基更有利于MB-1菌株的生长繁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葡萄糖浓度较低时,醚苯磺隆降解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利于醚苯磺隆降解的葡萄糖浓度为_____________。

            • 9.

              胡萝卜素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甚至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因此提取胡萝卜素具有重要的意义。胡萝卜素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和养殖的岩藻中获得,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如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被氧化成________,有利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等疾病;炒胡萝卜时要多加________,以利于胡萝卜素的溶解,从而更易被人体吸收。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获得胡萝卜素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2)新鲜胡萝卜干燥时温度不能太高、时间不能太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萃取时一般选用的萃取剂是________,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项即可)。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鉴定萃取液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________法,并以________________样品作为对照。

              (3)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胡萝卜素时,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以分别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采用________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环,以防止杂菌污染。

            • 10.

              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菌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磨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CaC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