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下列与果胶酶有关的知识:

              (1)果胶的成分及作用:果胶是植物___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2)果胶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________;超过一定温度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温度后,酶的活性____________。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可用下图表示:

               

              (3)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滤出的___________大小来判断果胶酶的活性。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果胶酶的活性越高,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同时果汁也越________。

            • 2.

              某工厂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的大致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苹果果汁果酒果醋

              (1)用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果胶酶,果胶酶包括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_________,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为______________,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2)苹果酒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在此过程中,发酵温度要控制在______;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______来检验,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

              (3)苹果酒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经过进一步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果醋时,醋酸菌在___________和糖元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元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__________生成醋酸。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Ⅱ实验器材:温度计,试管,烧杯;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等.注:①实验室使用的α﹣淀粉酶最适温度为50~70℃;
              Ⅲ实验原理: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液会发生颜色反应,呈现蓝色.
              Ⅳ实验步骤(用表格显示实验步骤):
              步骤项目试管A试管B试管C
              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
              2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5分钟0℃100℃60℃
              3加入新配置的α﹣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4完成反应5min
              5滴入碘液2滴2滴2滴
              6观察结果
              ①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②在实验步骤1中试管B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量是
              ③实验步骤2和3顺序能否颠倒? , 为什么?
              Ⅴ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在试管A,B,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②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4. (8分).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泡于含洗衣粉的水中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①切勿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料。②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检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

              (2)某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实验(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用右图的曲线表示。

              ①该实验中,温度、pH分别属于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______变量。

              ②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

              ③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和毛质衣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如图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步骤图解,请据图回答:
              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    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恢复    
                  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3)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包埋酵母细胞数目    
              (4)观察形成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颜色过浅,说明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    
              (5)制备固定化酶不宜用包埋法,为什么?    
            • 6. 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某种加酶洗衣粉对洗涤物效果是否相同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洗涤物
              (等量)
              洗涤
              温度
              洗衣粉
              (等量)
              水量洗净所需
              时间
              1油污布37℃加酶2L4min
              2油污布37℃普通2L7min
              3油污布5℃加酶2L8min
              4油污布5℃普通2L9min
              (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的组合方式是    .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是    
              (2)此探究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    原则.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3)根据你对酶作用特点和温度关系的理解,试为加酶洗衣粉编写“使用指南”:
                  ;②    
              (4)请写出除表中所列之外的两个无关变量:①    ;②    
            • 7. (8分)某班级学生围绕加酶洗衣粉进行了两项实验,下图和表格分别是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   , 50 ℃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   ▲   ;②   ▲   

              (3) 80 ℃时两种洗衣粉去污力相当,其原因是   ▲   

              (4)若要进一步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洗涤温度,提出你的设计思路。   ▲   

              (5)某小组成员拟使用加酶洗衣粉消化裂解猪肌肉样本,并提取猪的DNA,你认为加酶洗衣粉可以消化裂解动物组织细胞的原理是   ▲   

            • 8. (9分)细胞固定化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某科研工作者初步研究了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在酿酒酵母上的应用。其实验流程如下:①酿酒干酵母活化→②海藻酸钠-酵母菌悬液的制备→③固定化酵母细胞→④无菌水洗涤→⑤发酵( 25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②中,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时,最好采用   ▲   加热的方法;固定化酵母细胞采用的方法是   ▲   ,可以通过观察步骤③形成的凝胶珠的   ▲   来评价该实验结果。

              (2)科研工作者分别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如表1和表2。(发酵温度 25 ℃、pH3.8、时间 11d)

              表1   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发酵特性的影响

              氯化钙 /(mol · L-1

              0.2

              0.8

              1.4

              2.0

              2.6

              残糖量%

              2.6

              2.6

              2.5

              2.4

              3.5

              酒精度%(v/v)

              6.5

              6.4

              6.4

              6.7

              6.1

              固定化酵母强度

              +

              ++

              +++

              +++

              +++

              注:“+”软,“++”硬,“+++”较硬(以下表中同)

              表2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酵母发酵特性的影响

              海藻酸钠%

              2

              3

              4

              5

              6

              残糖量%

              2.5

              2.4

              2.8

              3.2

              3.8

              酒精度%(v/v)

              6.5

              6.7

              6.3

              6.4

              5.9

              固定化酵母强度

              +++

              +++

              +++

              +++

              +++

              ①表1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范围内,随着 Ca2+浓度的增大,固定化酵母强度   ▲   ,而发酵液的残糖量及酒精度   ▲   

              ②由表 2 可见,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发酵液的残糖量和酒精度的变化是   ▲  ,固定化酵母的强度差异不显著。结合表1和表2,氯化钙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分别为   ▲   时,固定化酵母具有理想的发酵特性和机械强度。

              (3)科研工作者接着又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研究了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3 次循环发酵的残糖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分析曲线可知,游离酵母在重复使用两次后,其活性    ▲   ,而固定化酵母细胞最大的优点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