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

              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要求做到随机取样和样本数量足够大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提取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H2O2 H2O2酶作实验材料
            • 2.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时,H2O2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1)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却不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因是                

              (2)图甲中c点表示pH过高,H2O2酶失活,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原因是                  

              (3)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改变为a时,e点                    (“上移”、“下移”或“不动”),原因                  

              (4)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反应温度降低时,d点可能                             。①不变②左移③右移

              (5)嫩肉粉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你认为丙图中最适宜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                       酶,原因是                      

              (6)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虽然会被胃酸分解破坏,但还是有部分人会在吃后15~60分钟左右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和胃部不适等症状。试解释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的主要目的是                                      

            • 3.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检验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的分解情况
              C.大豆组织样液加入蛋白酶之后过一段时间遇双缩脲试剂仍成紫色反应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活性状态
            • 4.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

              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在c点中耕松土,将改变K值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02的浓度,K值将改变

              D.x轴为温度,y轴为单位时间内H202酶催化H202产生02的量,则c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且随后曲线会下降
            • 5.

              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
              B.pH为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
              C.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
              D.pH升高时,更多的H+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
            • 6.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结果:对各组的            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完成以下填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本实验中,各组试管中溶液的pH应该设置成       ,实验结束后应检测各组的                     量。

              (3)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分析,酶B在     ℃条件时活性较高。

              (4)据图能否确认酶A的最适温度?据图回答并说明理由:                                        。  

            • 7.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稳定且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          

              (2)实验2中,曲线bc段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限制因素是     。如果将反应温度升高10℃,则曲线的最大值将     

              (3)实验1的结果说明酶的催化具有     性。酶催化反应的原理是     

              (4)实验3的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     ,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     

            • 8.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相关操作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后再混合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 9.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失活

              (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表示?______________,原因是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                  

            • 10.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 溶液、斐林试剂, 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试管,编号 A、B,向 A、B 两试管中各加 1 mL 新鲜淀粉酶溶液,然后向 A 试管加 5 滴乙醇,向 B 试管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匀后向 A、B 两试管各加 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 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 A、B 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酶具有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