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1是仙人掌科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该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    

              (2)图1所示的植物对应图2中的      类植物,这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对    环境的适应。

              (3)引起图2中B、C植物在6时到10时CO2吸收速率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4)图2中的B类植物中午12时与10时相比,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2.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一盆芦荟光合速率的实验密闭装置。现有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如下处理,并记录相关数据。已知氧传感器用于测量装置内氧气的含量,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的液滴____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测量数据可反映出______________的大小;影响装置b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装置c植物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可用于测量____________。

              (2)利用a、c两套装置测量该芦荟在适宜光照、25 ℃下的总光合速率时,下列可用的数据有              

              ①M—N ②M+N ③P—Q ④P+Q ⑤P—Q—2E ⑥P+Q—2E

              (3)利用该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该盆花卉光合速率的影响时,无关变量主要是_________。

            • 3.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Ⅰ”是________,其在(答具体结构)         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 (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______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______mg。

            • 4.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Ⅱ”物质是  ,该物质用于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结构名称)。“Ⅰ”物质用于乙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结构名称)。

              (2)细胞器A是    ,物质③是    ,物质④是    。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用字母表示,此空2分)。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 mg   ,一昼夜积累的葡萄糖的量  mg。

            • 5.

              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原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__________,使产能减少。

              (2)I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                 (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I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3)I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1/150。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____________。

              (4)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于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此探针在一定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链而被洗脱。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做出此判断依据是该家系中_______个体DNA杂交检测的结果,其中I-1个体的基因型是                      

              ③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