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杂交育种方法是通过[①]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集中在一起,再通过[②]__________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稳定遗传个体。

              (2)图中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可快速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

              (3)将某杂草中的抗病基因(T)导入蕃茄叶肉细胞,获得的品种与原品种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

              (4)科研人员挑选出成功导入基因T的抗性番茄植株,其整合情况可能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导入基因T的位置和数量。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I.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如图甲所示;

              II.若子代全部抗病,则如图乙所示;

              III.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如图丙所示。

              材料二:若家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长肢(B)对短肢(b)为显性,且种群足够大,在随机交配后,表现型比例为长翅长肢63%,长翅短肢21%,残翅长肢12%,残翅短肢为4%,则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 2.

              下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完全不同

              B.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不会发生进化过程

              C.该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已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 3.

              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

              (1)基因型Aa的植株减数分裂时,若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偶然出现了一个aa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选择基因型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F1自交得F2,F2中晚开花紫色茄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早开花淡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若只取F2中紫色茄子的种子种植,且随机交配,则F3中深紫茄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4)若通过基因工程将抗青枯病基因D导入F1中,并成功整合到一条染色体上,以获得抗病新品种(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若要在尽短的时间内获得早开花抗青枯病的深紫色茄子,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一定能成功吗?__________ (一定,不一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果蝇是做遗传实验很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兴趣小组,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以上,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培养.不料培养的第七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些基因通过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来直接控制性状.

              (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

              ①残翅是单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②残翅的形成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关于残翅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关系是怎样的?_____.

              (4)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b的基因频率是____

            • 5.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占25%、50%、25%。若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它个体间随机交配,则下一代AA、Aa、aa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       
              B.4:4:1          
              C.1:2:0       
              D.1:2:1
            • 6.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100人,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其中有女性携带者5人,女性红绿色盲患者1人,男性红绿色盲患者8人,那么该工厂职工中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频率为

              A.5℅
              B.10℅
              C.15℅
              D.12℅
            • 7.

              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如图)。

              ⑴过程②→③→④的育种原理是______,基因型为aaB_的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⑵过程⑤⑦所用试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

              ⑶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正常人(AA)易患疟疾,而携带者(Aa)既不患贫血,又抗疟疾,因此存活率明显提高,这体现了变异的利与害取决于_____________。在疟疾的选择下,基因a的频率增加,意味着种群发生了_____________。

            • 8.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3号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自然人群中,100个男性中有9个患者。下列有关该遗传病分析错误的是



              A.该单基因遗传病由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10号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8
              C.9号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9/218
              D.3号和4号又生育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该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500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b的基因频率为


              A.5.2%           
              B.6%            
              C.7.5%      
              D.20%
            • 10.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