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 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过程如图一,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________,该操作体现实验的____________原则。

              (2)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____。

              (3)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mo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

              (4)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____特点;图三的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处。

              (5)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请补充正式实验的步骤:

              第一步:将生长良好且一致的迎春枝条随机均分为至少_________组,每组含3根枝条;

              第二步:将这些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扞插;

              第四步:每天对扞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每种浓度下选取3根枝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是否需要清水进行对照______。

            • 2.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豆芽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且不影响人类健康,但过度滥用,会适得其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出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表示激素浓度越高)所示。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乙烯的合成。

              (2)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将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其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 3.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 4.

              图表示棉花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可能          (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               ,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则假设成立;若                          ,则假设不立.

            • 5.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 的3种实验处理。

              (1)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 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___(填"促进"或"抑制").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I、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成立的有____。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 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_________。

              a.  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 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 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 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          

              (2)为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侧芽生长量/cm处理时间/d实验组别

              12

              24

              36

              48

              蒸馏水

              1.0

              1.8

              2.3

              2.5

              浓度Ⅰ

              1.5

              2.3

              3.2

              4.4

              浓度Ⅱ

              2.0

              3.5

              5.0

              5.6

              浓度Ⅲ

              0.8

              1.0

              1.4

              1.8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          (填“促进”或“抑制”)。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Ⅰ、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 成立的有          (填序号)。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7.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 8.

              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长势一致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1株。

              ②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 mg/L、B=3.125 mg/L、C=4.165 mg/L、D=6.250 mg/L。

              ③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                           

              (2)有人指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①、②均存在缺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3)本实验还获取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处理

              样品鲜重/g

              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g-1

              A

              0.51

              11.05

              B

              0.51

              11.03

              C

              0.56

              10.82

              D

              0.54

              10.06

              E

              0.61

              9.97

              注: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别是                    。表中数据                   (是/否)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原因是                   。欲确定使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该在                 浓度范围内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其精确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