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库无法自由交流的种群间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
              B.种群数量较大时,通过基因突变足以提供丰富的可遗传变异
              C.“S”型增长曲线的初期就是“J”型增长
              D.种间关系稳定则种群K值一定不变
            • 2.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3和P3
              D.图中猎物和捕食者的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双方种群的繁衍都有利
            • 3.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存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甲图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乙图表示卷叶螟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⑴甲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可以表示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

              ⑵图乙中,e点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

              ⑶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可用诱虫器采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若实验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使统计结果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⑷当植物被啃食时,其根/茎叶比值改变,光合作用速率会提高,植物的防卫反应也会加强,这表明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功能;与此同时,植食动物也进化出了相应的适应性,例如能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这表明植物与植食动物发生了______________。

            • 4.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具有向光性
              B.斯他林和贝利斯证明了促胰液素是通过激素调节产生的
              C.高斯的草履虫培养实验表明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
              D.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能量分析表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
            • 5.

              “率”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下列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寒冷环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 6. 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营腐生生活的是      (选填甲、乙、丙、丁)。

              (2)写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营养结构                        

              (3)图2反映的是该生态系统遭受某外来物种E入侵后,进行整治的30年中其数量变化情况。物种E种群数量呈现“J”型曲线增长的时间段是      年,在第22年其种群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

            • 7. 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类为食,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它为食.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表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同化总量(1012 储存能量(1012 呼吸消耗(1012
              A 900 200 700
              B 100 25 75
              C 15 2 13
              D 18 6 12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数量变化属于 ______ 增长模型,图中的 ______ 时期子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2)子弹蚁与小型蛙类的关系为 ______ ,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子弹蚁→驼背蝇”,指出其中的错误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3)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功能.
              (4)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______ (填字母);分析表格,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5)若人类将部分雨林开发成为果园,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_____ ,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 8.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                         

            • 10. 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0分)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_______的特性。

              (2)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

              (3)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为______________。

              (4)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