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杨桃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这期间,有的酶合成增加了,有的酶合成减少了,说明植物激素作为一种____________(填“信息分子”、“生物大分子”或“催化剂”),对杨桃___      _____的表达进行调节。

              (2)过氧化氢酶(CAT)有防止细胞膜损伤和破坏、延缓衰老的作用。杨桃采摘后,如放置在常温下,几天后果实迅速皱缩、变味甚至腐烂,这可能与杨桃CAT的___  ___   __               密切相关。

              (3)有人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延长杨桃鲜果保存期的措施,结果如图:根据实验结果,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对新采摘的杨桃进行保鲜处理,理由是_             ___

            • 2. 回答下列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                 ;从图示曲线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图2和图3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从图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的条件下,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加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0℃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①表中为探究                                                        的实验。

              ②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                                            

              ③该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颜色?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出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果胶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________附近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

              (3)为什么该实验能够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胶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保持温度、pH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在35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 4.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 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萌发的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已知β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α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        (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        (填“α”或“β”)淀粉酶的活性。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1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            进行检测。

            • 6.

              (Ⅰ)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表的过程,结合图示一至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在人体活细胞中都能进行的过程有       ,进行②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能发生③④过程的生物类群是              

              (2)图四的D链中如有18个碱基,则应有            个图五中的结构与之对应。

              (3)图五是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__种。

              (4)基因中                代表遗传信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Ⅱ)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1)图中Ⅰ→Ⅱ获得④的过程中,其中Ⅰ步是      ,Ⅱ步是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的过程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由图中Ⅲ→Ⅳ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Ⅲ)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下:



              (1)由图可知:植株必须同时具备          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表现为紫色的基因型是                     

              (3)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代中不同于F1的表现型比例为        

              (4)本图解说明,基因通过          ,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               


              (Ⅳ)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②③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                   

              (2)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叶绿体中C5含量将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              

              (3)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强为图二中的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


              (Ⅴ)回答下列关于酶的问题。

              Ⅰ.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指植物细胞壁去除后剩下部分)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       ,使原生质体从小叶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 等多种酶。该实验中Ⅰ、Ⅱ、Ⅲ是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         。 

              Ⅱ.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资料:




              (1)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可知,      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     。 

              (2)蛋白酶只能对         起催化作用,蛋白酶的活力可用    的量来表示。

            • 7.

              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5)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用“+”或“-”表示)。         三种生物中,淀粉酶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16)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17)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

              (18)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的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 8.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抑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 9.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 min(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

              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摇匀后放置5 min;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此实验中,因变量通常用碘液检测,碘液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________条件,这将干扰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 10. (6分)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 ______的特性。洗衣粉中加有的A,之所以能够耐酸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是因为通过蛋白质工程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


              请分析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


              请分析回答: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