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 ______ .
              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 ______ 的方法.②代表的过程是 ______ .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 ______ 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养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 ______ .
            • 2.

              研究表明从母瘤分离脱落的癌细胞首先要与正常细胞粘附才能转移。为研究物质X对癌细胞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物质X、癌细胞细胞株、内皮细胞悬液、CO2培养箱、

              胰酶、PBS溶液(用于洗去未粘附的细胞)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培养液成分变化对培养物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均分为三组,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液体培养基和内皮细胞悬液,置于37°C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培养瓶中铺满单层内皮细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37°C的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用PBS溶液洗去未贴壁的细胞,测定相关值并计算细胞粘附率。

              ⑤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下图为实验所测得的细胞粘附率,请根据图示结果,用文字描述该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用的癌细胞细胞株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建立。获取癌细胞时需用_________处理癌细胞株,将癌细胞转入含内皮细胞的培养瓶后所进行的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__培养。

              ②导致癌细胞从母瘤分离脱落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可推测:物质X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细胞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 3.

              “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 mL试剂2、10 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 mL ATP溶液;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 mL试剂2、10 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 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 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  ▲  ,C套持续通入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 h。

              ⑤观察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图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    

            • 4.

              2006年11月,执法人员在对某集贸市场出售的鸭蛋进行检查时,测出一种“红心鸭蛋”(蛋黄红色)含苏丹红。经调查这是少数不良分子将含苏丹红的所谓“红药”拌入鸭饲料所致。苏丹红学名苏丹,它并非饲料或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脂溶性的化学染色剂,可分为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号四种,这次检测出的苏丹红主要成分为苏丹Ⅳ。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食用“红心鸭蛋”时,苏丹红被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你认为鸭蛋黄被染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苏丹Ⅳ有致癌作用。现有健康幼龄小鼠的肝脏、动物细胞培养液、苏丹Ⅳ粉末、有关酶制剂、培养瓶若干、剪刀、光学显微镜等显微观察设备及细胞培养设备等。现欲通过实验探究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

              ①本实验涉及到动物细胞工程的细胞培养技术,实验中用到的小鼠肝脏选自幼龄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此技术检测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的观察指标是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情况。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鼠肝脏剪碎,用____________酶处理,使其组织细胞分离,并用细胞培养液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第二步:将相同体积的小鼠肝脏悬浮液分别装在两个培养瓶A、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置于适宜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结论:

              a:_______。

              b:____________。

            • 5.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请看图后回答:

              (1)写出图中 a 、b 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施细胞工程a 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____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06年山中伸弥等科学家把4个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导入成年小鼠细胞,使其变成胚胎干细胞样细胞,他们把这些细胞命名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某科研小组将某一胚胎的ES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分别移入遗传背景相同的小鼠体内,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一中的ES细胞来源于囊胚中的______(填数字);图二中成纤维细胞转变为iPS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__过程,成纤维细胞一般选择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
              (2)与图一相比,图二中将导入特异性外源基因的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获得iPS细胞团,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其优势是______.
              (3)克隆培养iPS细胞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早期研究发现在 iPS 细胞诱导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不具备干细胞功能的细胞,若用维生素 C 处理,能显著提高iPS细胞的诱导成功率,其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将iPS细胞团注射入缺乏T细胞的小鼠体内,细胞团能继续生长.由此可推测图二中iPS细胞团逐渐退化的原因是______.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培养皿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________处理,使其分散开来,配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均匀分成5份,置于5个培养皿中培养,分别编号。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作为对照组。

              c.将步骤b中配制的溶液分别置于5个培养皿中,摇匀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d.取出5个培养皿,振荡摇匀后,分别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用________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记录。

              (2)请纠正该同学操作上一处明显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 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__h。

            • 8.

              弓形虫是一种寄生在真核细胞内的寄生虫,会引起人畜的弓形虫病。

              (1)弓形虫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       ,刺激其产生相应物质,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相关物质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当弓形虫进入宿主细胞后,         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科研人员利用弓形虫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首先将免疫过的小鼠脾脏中细胞取出,与       融合,然后经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筛选,培养过程中CO2培养箱控制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杂交瘤细胞不仅能       ,同时还能产生所需的特异性抗体。

              (3)为研究上述单克隆抗体对弓形虫的作用,首先将弓形虫置于含一定浓度单克隆抗体的培养液中培养1小时,然后将其与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动物细胞共同培养,培养不同时间后分别测量细胞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此实验设置了      _________________与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动物细胞共同培养作为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给小鼠注射适量的上述单克隆抗体溶液,然后又注射了弓形虫,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生存时间虽有延长,但最终仍会死亡,可能的原因是注射的弓形虫的量太大,且机体内针对弓形虫的免疫本应以               为主,所以导致体内实验的效果不理想。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培养皿等。

              (1) 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______处理,使其分散开来,配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均匀分成5份,置于5个培养皿中培养,分别编号。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作为对照组。 

              ③将步骤②中配制的溶液分别置于5个培养皿中,摇匀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取出5个培养皿,振荡摇匀后,分别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用______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记录。 

              (2) 请纠正该同学操作上一处明显的错误:__。 

              (3) 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 

            • 10.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一般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然后用             使其分散开来。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来诱导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     。这种酶可能是             酶,由此生成的A和B称为          。A、B到C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      细胞,采用          方法将D细胞筛选出来。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            过程。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              。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液中培养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