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1)为了缩短泡菜制作时间,可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液中的乳酸的产生场所是乳酸菌的___________。在制作泡菜初期,泡菜坛水槽总是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3)为分离纯化出优质的乳酸菌,应挑选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乳酸菌发酵产酸奶,发酵到后期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培养液的pH≤4.5后,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发酵。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实验。

              (1)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窖底泥、酒糟和黄浆水,分别溶于10 mL________中,再各取1 mL上清液接入10 mL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

              菌种来源

              pH

              窖底泥

              酒糟

              黄浆水

              5.0

              + + + + +

              + + + +

              + + + +

              4.0

              + + + +

              + + +

              + + + +

              3.0

              + + +

              + +

              + + +

              2.5

              + +

              +

              +

              2.0

              +

              -

              -

              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表示几乎不生长。

              (3)在pH≤3.5的环境下,仍可检测到少量耐酸性酵母菌生长,这些菌株是________形成的。

              (4)从pH为__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可通过_______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

              (5)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A

              B

              C

              特点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

              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C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及其技术的问题。

               (1)进行酒精发酵的酵母菌与醋酸发酵的醋酸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代谢方式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___________(接种方法)
              (3)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今后的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保存。(4)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从而使腐乳吃起来更加香甜。
              (5)腌白菜味道鲜美,但最好是等腌制好后再食用,未腌制成熟的白菜中,亚硝酸盐等物质的含量过高,食用后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用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4.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________________。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______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____________于37℃的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________。

              (4)与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 )

              A.多     B.少    C.相等      D.几乎为零

            • 5.

              为了调査成都自来水的水成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基      培养。

              (2)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划线时落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共需要    次灼烧接种环。

              (3)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伊红美藍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可以提供      等基本营养成分。该培养基从功能方面属于       培养基。

              (4)为了保证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经常需要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具体操作是将已知体积的饮用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      ,根据菌落的数目,计算出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这种测定细菌的方法称为            

              (5)该研究小组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如果接种后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6.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能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除去污水中的N、P等。其繁殖能力(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藻细胞消耗N、P等的能力。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说明固定化小球藻生长周期比游离小球藻________,使用固定化小球藻处理污水的好处是________。

              (2)固定化小球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根据图2判断,固定化小球藻最适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________,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是________。若海藻酸钠浓度过高,细胞生长量反而降低,原因是形成的凝胶珠网格过于致密,导致________。

              (3)据图3可知,制备的凝胶球直径为________较适宜,凝胶珠直径过大,不利于小球藻获得充足的________。

            • 7.

              土壤酶是由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如脲酶、蔗糖酶等。土壤酶易受到环境中外源物质(如除草剂、重金属、肥料等)的影响。科学家研究了氟磺胺草醚和甲咪唑烟酸两种除草剂对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1)研究者从近年________(填“喷洒”或“未喷洒”)过除草剂的环境中选取表层土壤作为实验样品。

              (2)各实验组称取200g的土壤置于棕色广口瓶中,分别添加等量的不同质量浓度的除草剂溶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广口瓶用________(填“脱脂棉”或“保鲜膜”)封口,置于________中培养。分别在培养不同天数后取样,测定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所示。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时间和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两组除草剂中的________的各实验组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均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激活率最高的处理条件是________。

              (4)欲从上述土壤中筛选出蔗糖分解菌或尿素分解菌,则应将土壤浸出液采用________法接种到经________灭菌法处理的相应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

            • 8.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9.

              某科研兴趣小组欲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计数,请帮助完成实验。

              (1)实验原理:分解尿素的细菌由于含有       ,可将           而使周围环境的pH上升,在以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对其进行分离、鉴别;通过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2)实验简要步骤:

              ①土壤取样并制备培养基:用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②分离纯化该细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首先需对土壤滤液进行           ,再分别取土壤滤液0.1mL涂布在每一平板上。

              ③培养、观察与计数。   

              (3)有同学发现,稀释倍数为104 的5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9、147、150、153和360,则每升土壤样液中的细菌数量为       个。

              (4)某些同学想将分离出的目的菌在-20℃长期保存,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化学物质,1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