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食品用果胶酶由黑曲霉境发酵精制而得,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和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最佳贮藏条件为:4℃至15℃,一般为温室贮藏,避免阳光直射。请完成以下问题:

              ⑴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⑵在低温下贮藏果胶酶的原因是:低温不会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果胶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8,需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的设置果胶酶用量的梯度后,可通过苹果泥出汁的多少来判断酶用量是否合适。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下探究实验。

              ①材料用具:制备好的苹果泥、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体积分数为0.1%的NaOH和HCl溶液。

              ②实验步骤:a、取6支试管,编号1~6,分别加入5ml的苹果泥,调节pH至4.8,放入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一段时间。  b、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然后放在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  c、1~6号试管同时取出,过滤苹果泥(时间相同)并记录果汁体积。

              ③结果与讨论:(略)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测实验结果,请在坐标上画出表示果胶酶最适用量(不超过0.8ml)的曲线图。

            • 2.

                  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图所示。


              (1)图中用KMnO4的溶液浸泡苹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固定化柱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将酶固定化。

              (2)实验中,操作流程A和B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_________。

              (3)试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实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____________使用。

            • 3. 醋酸菌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不仅可用于生产醋酸,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可将乙醇氧化为  ,进而生成醋酸。进行醋酸发酵时,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  
              (2)筛选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附近进行;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培养皿中某部位的菌落分布呈沟槽状,与其他部位的菌落分布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最可能是划线时该部位  
              (3)鉴定菌种的依据通常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  等菌落特征。将鉴定的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  ;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  
              (4)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测得培养过程中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图所示。图中代表培养液中残氮量的是  曲线。与B曲线相比,A曲绂下降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4.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KCl、酵母膏以及水解酪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本实验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之前要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溶液,等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

              (3)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________的降解作用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________的降解率变化最大。

            • 5.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应采用以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实验中还应设置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____ (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 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 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要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 6.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____,

              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如果废水为50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5②10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 7.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某同学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做了如下实验步骤(配制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步骤

              取样

              培养基

              培养结果

              土壤样品

              葡萄糖,(NH42SO4,K2HPO4·3H2O,KH2PO4,NaCl,CaCl2,MgSO4·7H2O,加水定容

              培养液a

              1mL培养液a

              同上

              菌落

              挑取单菌落

              细菌培养基

              培养液b

              (1)为实现筛选目的,步骤Ⅰ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________并加入高浓度的________。

              (2)步骤Ⅲ应挑取图A中________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3)图B是该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其作用是________。

            • 8.

              (每空1分,共4分)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37℃水浴;pH=8

              2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3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0℃水浴:pH=1.5

              (1)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4)在1、2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变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