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研究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本土植物白茅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在单种与混种两种情况下,施以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并测定各组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其中P组净光合速率为0)。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0.6mL/L的草甘膦对单种与混种白茅净光合速率的下降量相同
              B.P组白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C.实验中,受草甘膦影响较小的是混种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D.据实验结果推测,草甘膦可能会降低这两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 2.
              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若环境因素突然由a点变为c点,则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若环境因素突然由c点变为b点,则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又将如何变化(  )
              A.升高   升高
              B.降低、基本一致
              C.降低、升高
              D.升高、基本一致
            • 3. 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点位置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D.若温度升高到25℃,则C点对应的光照照强度将会右移
            • 4.
              如图为不同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相对值(其他环境条件适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Ⅰ在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不释放氧气
              B.突然遮光处理,植物Ⅱ叶肉细胞中C3生成量减少
              C.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植物Ⅱ的光饱和点
              D.最适宜在树林下套种的是植物Ⅲ
            • 5.
              图Ⅰ所示为科研人员设计的“研究光强度对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试管中放入相同的水草和等量的0.5%BTB溶液(BTB溶液是酸碱指示剂,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图Ⅱ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其余试管都有变化.这说明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光强度为该水草的光饱和点.预期2号、5号试管内的颜色分别是黄色与蓝色
              B.图Ⅱ中白天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
              C.图Ⅱ所示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这时气孔部分开放,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D.据图Ⅲ分析,若X代表O2,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约为112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
            • 6.
              盐胁迫伤害是指盐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渗透胁迫伤害是指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的伤害.某研究单位以海滨锦葵为研究对象,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伤害,用PEG溶液(植物无法吸收,对植物无害)模拟渗透胁迫伤害,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处理 净光合速率Pn/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Ci/(ppm)
              A:对照 18.6 249
              B:含0.1mmol/LNaCl的培养液 16.6 231
              C:含0.2mmol/LNaCl的培养液 8.2 278
              D:含与B组等渗的PEG的培养液 6.0 266
              E:含与C组等渗的PEG的培养液 3.5 321

              (1)实验人员将海滨锦葵的种子放入蒸馏水中反复冲洗后,再置于干净细砂中培养,而不是置于土壤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 .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推断,B组的Pn值低于对照组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相关生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C、D、E组Ci值均高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 ;它们的Pn值较低,从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角度分析,可能是过高渗透压导致 ______ ,从而使胞间CO2浓度升高.
              (3)如图表示10天后海滨锦葵叶肉细胞中两种离子的浓度,可以看出在B、C实验组中,细胞加强了对 ______ 的吸收,主要原因是细胞的 ______ 速率在增强;而B、C实验组对两种离子吸收量减少的情况分别是 ______ .
              (4)根据题中数据分析,海滨锦葵对 ______ (选填“盐胁迫伤害”或“渗透胁迫伤害”)的适应能力更强.
            • 7.
              下列措施及对应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室条件下,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B.栽种杆矮、叶直而小的作物,能增加种植密度,有益于增大光合面积
              C.农田种植作物一年两茬,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D.经常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营养
            • 8. 下列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不恰当的是(  )
              A.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肝脏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18O标记H2O,证明H2O在光合作用中的去向
              C.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染色体变异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杏鼠的种群密度
            • 9.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 10.

              下面是某同学对生物科学的几个经典科学实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萨克斯将绿色叶片饥饿处理后进行半边遮光处理的实验,证明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B.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