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含量在细胞中相对稳定,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B.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
              C.肽链在核糖体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备特定功能
              D.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
            • 2.
              如图表示人体生发层细胞中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有关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DNA含量没有变化
              B.②过程不利于染色体中基因的表达
              C.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D.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可作为启动子
            • 3.
              黄曲霉素(AFT)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丙酮等有机溶剂,因而在动物体内难分解,长期摄入AFT会诱发肝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FT在人体内难分解易累积可能与它 ______ 有关,因此,食物或动物饲料中的AFT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其浓度 ______ .
              (2)研究发现AFT的细胞毒作用原理主要是干扰mRNA的功能和DNA的合成:
              ①AFT能与tRNA结合形成AFT-tRNA加成物,后者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 (如赖氨酸、亮氨酸等)结合的活性,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合成的 ______ 阶段.
              ②有研究表明,AFT与DNA分子中的鸟嘌呤G结合,结合后的G能与碱基T互补配对.有研究发现在1992年某地区发现有5例p53基因中第249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发生改变,由AGG转变为 ______ ,这类基因突变属于 ______ .
              (3)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AFT对动物血液的毒性试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染毒   选择25只健康的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以含不同量AFT的食物喂养,每只每天0.10kg,连续染毒15天.
              b.取血    在染毒第20天采集小鼠血液.
              c.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    吸取小鼠20μL血液,经适当稀释、充分混匀后,静置15mim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观察计数.
              组别
              AFT 剂量(mg/kg 体重) 0 14 28 46 140
              红细胞数量(万/mm3 904 887.2 856.4 696.1 519.1
              白细胞数量(万/mm3 0.76 1.07 1.24 1.32 1.42
              ①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FT剂量与小鼠白细胞数量呈 ______ ,而与小鼠红细胞数量呈高度负相关,说明 ______ .
              ②若在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操作过程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加盖玻片→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述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______ 如果不规范,则统计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 ______ .
            • 4.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的一种物质合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合成过程以半保留方式进行
              B.该DNA片段上至少含有2个基因
              C.该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该过程在细胞中可多次进行
            • 5.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酶C是 ______ .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 ______ 断裂.
              (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R环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 ______ ,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 ______ .对这些基因而言,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 ______ 的判断依据.
              (3)研究发现原核细胞DNA复制速率和转录速率相差很大.当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同向而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DNA复制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 ______ .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 ______ 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 ______ 的突变基因.
            • 6.
              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
            • 7.
              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中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受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
              C.如果模拟③过程进行细胞外实验,需耍RNA聚合酶参与
              D.①②③④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U、T-A、G-C,C-G
            • 8.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 9.
              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与翻译相比,遗传信息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C.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 10.

              一条多肽链上有氨基酸3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转录信使

              RNA的基因片段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A.300,600     
              B.900,1800       
              C.900,900       
              D.600,90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