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褐飞虱能吸食水稻汁液,是稻田常见害虫,其成虫具有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短翅雌虫产卵量大、常使虫口激增,长翅型飞行能力强、有利于迁飞。为了解褐飞虱翅型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      (相同/不同),说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研究人员认为,褐飞虱翅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短翅、B’控制长翅)。据此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子一代雄虫全为长翅、雌虫全为短翅的原因是:                              ,实验三实验四的结果也支持此假设。

              (3)研究人员从稻田中随机捕获若干长翅雌雄褐飞虱自由交配,子一代出现少量短翅雌虫,请根据亲本基因型解释原因:                                            。子一代中短翅雌虫的比例取决于所捕获长翅褐飞虱中                  。若每一代的雌雄个体均自由交配,从子       代开始会出现短翅雄虫。

            • 2.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子豌豆可以简化的环节是          ,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       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          ,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4)玉米的大穂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穂性状.若大穂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穂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            ,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关系是                               

            • 3.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玫瑰花做杂交实验,第二年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

               

              父本

              母本

              子代

              红玫瑰

              红玫瑰

              298红玫瑰、101白玫瑰

              白玫瑰

              白玫瑰

              红玫瑰、白玫瑰(未统计数量比)

              红玫瑰

              白玫瑰

              红玫瑰、白玫瑰(未统计数量比)

              红玫瑰

              红玫瑰

              全红玫瑰

              (1)假设玫瑰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依据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可知此假设不成立。

              (2)以下是对该实验现象提出的另外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N、N、n)控制,其中N决定白色,N和n都决定红色,N相对于N、n是显性,N相对于n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甲组两个亲代红玫瑰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有________种情况,试写出其中的一种组合方式:________。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N、n1、n2)控制,只有n1和n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白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N相对于n1、n2为显性。

              ①依据假说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其他各组的杂交实验结果加以解释。

              ②根据假说二试写出乙组两个白玫瑰花亲本的基因型组合:________,及杂交子代中的红玫瑰花与白玫瑰花的分离比:________。

              ③经进一步实验推理证明了假说二是正确的,则上述探索玫瑰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法。

            • 4.

              豌豆和玉米都可作为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杂交实验中,为避免玉米、豌豆自交,对雌花所采取的常用措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取纯合豌豆杂交进行了以下实验:

              亲本

              F1

              F2

               

              高茎圆粒、矮茎皱粒

               

              高茎圆粒

              高茎圆粒(65%)、高茎皱粒(10%)、矮茎圆粒(10%)、矮茎皱粒(15%)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高茎和矮茎、网粒和皱粒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非甜(H)对甜(h)为显性,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H和h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H和h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

              ①现有基因型分别为HH、Hh、Hh、hh、hh的5种玉米,欲设计实验验证“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的结论,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测交亲本组合进行正反交实验。

              ②若上述结论成立,以Hh个体为母本,Hh个体为父本杂交得F1,F1植株问随机受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5.

              豌豆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科研工作者对豌豆种子进行射线照射,使H、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H和h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这种缺失可使雄配子50%死亡,而雌配子正常。请回答相关问题:

              (1)基因型为Hh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2)能否用“Hh(♂)×hh(♀)”来证明“染色体结构缺失可使雄配子50%死亡,而雌配子正常”,并说明原因________。

              (3)基因型为Hhtt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它与基因型为hhTt的雌性个体杂交,后代高茎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现只有一高茎抗病植株,其基因型为HhTt与HhTt的一种,欲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大体思路与预期结果:________。

            • 6.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我国发病率约为.调查发现一家庭中,正常的父母生育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和色盲的儿子及一正常的女儿.请回答: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        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单基因遗传病是受                 控制的遗传病.该家庭的世代和子女数较少,为进一步确定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需            

              (2)避免近亲结婚会使苯丙酮尿症、色盲等              遗传病发病率显著降低.但从理论上分析,这类遗传病的基因频率          (填“升高”或“降低”或“基本不变”).

              (3)现已知苯丙酮尿症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若该家庭中儿子(能正常生育)与一个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苯丙酮尿症孩子的概率是     ;若该家庭中女儿与一个父亲是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正常男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因此,医生强烈建议孕妇做             ,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

            • 7.
              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 植株=3: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BR受体结合卮,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______ 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 ______ (显性/隐性)突变,从而 ______ (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 ______ ,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載因发生 ______ (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 ______ 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若植株全为 ______ 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 8.

              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现有如下三组番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杂交组

              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

              子一代表型比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

              2∶1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3∶1∶3∶1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红果为________性性状。番茄不能完成胚发育的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杂交组一中,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

              (3)杂交组二中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杂交组三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 9.

              科研人员利用野生二粒小麦(AABB)和节节麦(DD)培育普通小麦(AABBDD)。A、B、D表示三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请回答:

              (1)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        个四分体。

              (2)普通小麦是由野生二粒小麦和节节麦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             方法进行培育。

              (3)科学家常用           方法将抗除草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抗除草剂的小麦。检测小麦组织是否具备抗除草剂能力的措施是            。若对抗性的遗传基础作进一步探究,可以选用抗性小麦与              杂交,如果后代            ,表明抗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 10.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___________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_______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