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是苹果醋制作的流程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苹果醋的制作是经过微生物两次发酵所获得的,两次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要环境条件的最大不同点是________。

              (3)过程②所需要的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获得。下图是分离获得苹果醋制作所需微生物的流程图:配置培养基→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选择所需菌落

              ①培养基的灭菌常用________。

              ②接种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可以用于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是________。此方法在进行时,一般每种稀释倍数的溶液至少涂布________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除了这种活菌计数法外,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 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_______酶。

              (2)如果要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计数,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培养,接种工具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

              (3)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__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________(选答“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________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_进行定量的测定。

            • 3.

              【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最多的一种天然可再生聚合体。自然界纤维素年产量超过1011 t,按能量换算约等于7×1011 t石油,而且纤维素无污染可再生。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开发利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白蚁是自然界中纤维素的主要降解者,年均消耗纤维素约7×108 t。白蚁消化道特别是中、后肠共生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能分泌纤维素酶,是白蚁能降解纤维素的主要原因。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白蚁肠道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的流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              。本实验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各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后将PH调至              ,然后采用        灭菌法灭菌15-30min,冷却备用。灭菌是指使用              ,包括芽孢和孢子。

              (2)取适量后肠样液涂布到加入            染料的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等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选择周围有明显          的菌落进一步研究。

              (3)该兴趣小组分离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发酵提取得到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如果直接用于酶解纤维素,酶溶解后无法回收利用,造成很大浪费。可以使用            技术,这样就可以反复利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 4.

              回答下列与玉米秸杆的处理有关的问题。

              (1)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牛一般没有分解其的酶,但其胃内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其分解,这种微生物与牛的种间关系为                 尿素并不是牛马的必须营养,过多甚至对其有害,但有经验的农民常在其草料内喷少量尿素,据此题的信息你认为尿素的作用是                         

              (2)将秸杆粉碎后可以用来作为蘑菇的培养基质。对培养基和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

              (3)青贮加工技术。将成熟期玉米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其铡碎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储藏。秸杆处理后,气味微酸(乳酸菌生活的产物)芳香。上述“压实密封”的目的是:人为造就一个                    环境,利于乳酸菌的             。用经这样处理后的秸杆饲喂牲畜的好处是:          。

              (4)下面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

              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                     ________,步骤(四)中鉴别培养基中常加                    从而使其呈现均匀的红色,步骤(四)中应挑选产生           的菌落即为所需菌落。

            •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g,置于经过灭菌处理的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_______。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脲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

              (2)为从富含尿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KH2PO4

              Na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琼脂

              尿素

              注:“+”表示有,“-”表示无。

              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同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产生脲酶的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155、158、370,则每升原水样中该细菌数为________。

              (4)纯化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________法灭菌,________(填“可”或“不可”)用加入抗牛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某小组采用平扳划线法分离某样本的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尿素分解苗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石蜡”“蒸馏水”或“甘油”)。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回答下列与生物工程有关的内容

              (1)基因工程技术中,________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的Ti质粒上的T-DNA是指________。获得该基因后,将该基因在反应体系中扩增时需要舔加的有机物质有________。

              (2)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采用人工方法将卵子与精子从人体内取出并在体外受精,发育成胚胎后,再移植回母体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技术。顺利受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来自父方的精子要进行________;来自母方的卵母细胞要________。

              ________(填生物技术)是培育试管婴儿最后一道工序。一般来说,该技术操作比较合适的时期是________。

              (3)与传统方法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________。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________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味杀死。

              (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又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少,适官种植灌小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困主要是违背了________原理。

            • 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如适量的_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

              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_______。

              (3)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________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________℃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__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 8. 在调查某湖水中H细菌指数(1升水中含有的H细菌个数)的实验中,先将5升湖水水样浓缩至5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l毫升,涂布到4个培养皿中培养,培养后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42、38、55、18。请回答:

              (1)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和淀粉分别为细菌生长提供了____ ,____

              (2)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水样的平板置于____________中培养, 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__作为对照。

              (4)细菌培养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称为__________。根据上述结果计算,被检样的H细菌指数为_________。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目要比测得的数目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 ,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 9. 选修1
              ​ 1 (14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秸秆中的纤维素经C1酶、CX酶和          酶的协同作用下最终被 水解成葡萄糖;再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的数量除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计数外,           法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2)在酸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现         色。在盐酸酸化条件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染料。在含           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会呈现黑色。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因培养尿素分解菌后而变为红色。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可以与          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

              2 (16分)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它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影响菊花组织培养和月季花药培养的成功率的因素有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1)材料的选择: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植株的茎上新萌发的侧枝。在月季的花粉发育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       )对离体刺激敏感,为了挑选到该时期的花药,通常选择         的花蕾。要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可用的方法有         和焙花青—铬钒法,后者能将细胞核染成            色。

              (2) 培养基的组成: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            )等。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如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低时,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 1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