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盛产柿子的某地,生物小组开展柿子酒、柿子醋生产的相关活动。

              (1)土壤中的酵母菌计数:

              在秋季的柿子园中,落地的柿子流出果汁的周围土壤中有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

              ①用灭过菌的小铁铲、信封取该处土样,并在________旁称取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而后进行系列稀释操作:吸取锥形瓶中土壤液的上清液________mL,转移至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摇匀,依次等比稀释,获得稀释至101、102、103、104倍的土壤液的稀释液。

              ②为测定土壤中酵母菌的数量,选用第①步中所获得的102、103、104倍的土壤液的稀释液,并依次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当菌落数目稳定时,对各稀释度涂布的三个平板进行菌落计数(如下表)。

              序号

              I

              稀释度104

              5

              8

              3

              稀释度103

              178

              19l

              156

              稀释度102

              418

              511

              389

              则每克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个。要使该实验所得数据可靠,还应该实施的操作是________。

              (2)柿子醋生产菌的制备:

                 为去掉酵母菌,挑取变酸的柿子酒内的菌膜于________℃进行纯化培养,获得如图所示菌落分布。应从________(填“甲”“乙”或“丙”)区域中挑取部分菌落制玻片观察,选择所需菌种。

              (3)柿子酒、柿子醋的制作(发酵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排气口弯管设置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可通过装置中的________对发酵情况进行及时监测。此时,若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发酵液的酵母菌观察计数,与(1)中计数方法相比,该计数方法测得的酵母菌数自较________。

              ③柿子醋可在柿子酒生产的基础上改变________进行生产。

            • 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取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人们希望能借助纤维素酶将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转化为能直接利用的能源和资源。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      )→鉴别培养。

              (1)请补充题干“( )”中的实验流程: ;找不到合适的取样环境,可采取的办法是                                                

              (2)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研究人员用纤维素、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其中加入的纤维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培养基上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4)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取0.2mL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180、200、16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                       个/mL。该统计结果                  (低于、高于)实际值。

            • 4.

              [生物——选1生物技术与实践]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处理:

              组别

              处理

              A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3米处暴露15分钟

              B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6米处暴露15分钟

              C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9米处暴露15分钟

              D组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1.2米处暴露15分钟

              E组

              不打开培养皿盖

              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若E组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了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和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相关操作是为了                 

              (3)实验过程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下列温控措施的目的: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有                                             

              ②“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的目的是                                   

              (4)培养微生物时将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处理。

            •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时,首先要进行选择培养,该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中要添加____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制备上述培养基时,在倒平板之前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而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常用的灭菌方法则是____________。

              (2)接种尿素分解菌后的培养基需要倒置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壤样液中的尿素分解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应随机选取若干个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60,据此可得出每升土壤样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3)鉴别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尿素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红色。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据生物技术相关知识回答:

              ⑴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            。以下操作属于灭菌的有        (选代号,不定项),属于消毒的有      (选代号,不定项)。

              ①用70%的酒精擦拭双手          ②用适宜浓度的氯气处理水源

              ③将牛奶在70—75℃下煮30分钟  ④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末端在火焰上引燃

              ⑤将试管口、接种环通过酒精灯充分燃烧层

              ⑥将平板倒置(皿盖在下、皿底在上)放入培养箱

              ⑵若要测定某培养液中的活菌数,既可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也可不染色直接选用                 法统计活菌数目,一般前者得到的结果           (填“大于”、“等于”、“小于”)后者。

              ⑶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                  

            • 7.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图1

                                                        图2

              牛奶稀释倍数

              100

              1000

              10000

              平板1菌落数

              87

              10

              1

              平板2菌落数

              83

              12

              1

              平板3菌落数

              85

              10

              0

                                           表1

              (1)图1步骤①称为          消毒法,步骤②是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        ;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图2中的哪种工具进行涂布         ;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      附近进行。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        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上表1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          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5ml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             个。
            • 8.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

            • 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该模块暂不命题。

            • 10.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2)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________换成尿素,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________。

              (3)若要统计大肠杆菌活菌数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