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工厂新制了苹果泥50L,准备生产果汁,但不知酶的最适用量,为了减少成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取8支试管编号1~8,分别加入30mL苹果泥,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向各试管加入不同体积的果胶酶溶液,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并记录果汁体积,得到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果胶酶溶液体积(mL) 1 2 3 4 5 6 7 8
              果汁体积(mL) 20.6 21.2 21.8 22.4 23 23.4 23.4 23.4
              注解:果汁体积均不包含酶溶液体积
              A.8只试管均需要调节至相同且适宜的温度、pH,且反应时间充足
              B.本实验测量指标还可以是苹果泥反应完全时所需要的时间
              C.在果汁生产中一般还应加入纤维素酶来充分瓦解细胞壁
              D.为得到更准确的最适用量,可以设置5~6mL范围内不同果胶酶用量梯度实验来探究
            • 2.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B.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C.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D.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 3.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个.

              (2)6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_____.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_.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要初步探究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_____________原理提取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如果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6)若a点时温室内CO2含量是88g,c点时温室内CO2含量为44g,则48小时后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是g。

            • 4.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都提取于动植物细胞
              B.酶制剂能够重复利用
              C.果酒和果汁能够用酶制剂澄清
              D.酶固定化后被称为酶制剂
            • 5.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6.
              荔枝果皮褐变是限制长期储运、降低品质的主要因素.经研究,pH是影响果皮褐变的环境因素之一,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不法商贩对已经褐化的荔枝使用硫酸处理能够欺骗消费者,其原因是: ______
              (2)有人认为酸性溶液可能会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新鲜荔枝若干、pH为1.7的缓冲液、清水、恒温设备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同种的新鲜荔枝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加 ______ ,B组加清水,两组都在 ______ (填“常温”或“低温”)条件下保存.
              第二步:3天后将B组的清水换成 ______ ,20分钟后观察A、B组的褐化程度.
              ③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A组的褐化程度 ______ (填“明显大于”“明显小于”或“基本等于”)B组,说明酸性溶液能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若A组的褐化程度 ______ (填“明显大于”“明显小于”或“基本等于”)B组,说明酸性溶液不能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 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B.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C.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
              D.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 8.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c温度,在图甲中Ta、Tb之间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是图甲的T0
            • 9.
              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C.P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D.曲线②比曲线①先达到反应平衡
            • 10.
              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