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

              (2)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________点达到最高值,限制反应速率增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_________,产物量__________。

              (4)如果反应物是蛋白质溶液,那么加入催化该物质水解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得到各种氨基酸,再向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紫色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 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生成物量变化曲线变成水平的时间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提前或推后)。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已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35℃和45℃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了7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均加入4mL淀粉溶液(淀粉的初始含量为y0g),然后加入pH缓冲液,设置pH值分别为1.0、3.0、5.0、7.0、9.0、11.0、13.0,再加入2mLα-淀粉酶溶液,反应3min后迅速在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定每支试管中的淀粉的剩余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3min后迅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认为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其依据是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________条件下测定的结果;使α-淀粉酶完全失活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图中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若该同学在某pH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y1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min。

            • 5.

              酵母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酵母菌与醋酸菌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②③的实验中,如何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而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中有酒精产生,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酒精的测定步骤如下,请补全.取3支干净的试管编上号A、B、C,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发酵液,在C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做对照.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轻轻震荡,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3)在④的实验中,如要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操作正确的有__________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某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列A、B图依次表示唾液淀粉酶浓度一定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A                           B

              (1) 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 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 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


              (4) 在得到图A曲线的实验中,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5)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先将淀粉酶和淀粉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 ℃表示)环境中持续10 min,再将酶和淀粉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装置图如下):



              ① 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应采用________(试剂)检验结果。


              A. 斐林试剂  B. 双缩脲试剂  C. 碘液  D. 苏丹Ⅲ染液


              ③ 若实验结果显示,某低温和高温下,淀粉水解程度相同,则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是否相同?________;应如何设计实验对此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


              ④ 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在________(填环境条件)下,在不同试管中滴加等量的HCl、蒸馏水、NaOH溶液进行实验。

            • 7.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表示酶a和酶b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两种酶中,可能是来自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____,温度约为____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2)在0~80 ℃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____。如果先将酶a置于80 ℃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b的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还是模型B,采取的实验思路大体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同时不断提高____,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B。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