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加工中所用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可在酸性发酵液中大量生长繁殖

              B.制作果醋时,短时间中断通氧会导致醋酸菌迅速死亡

              C.制作腐乳所用的毛霉是一种耐高盐的微生物

              D.要获得较高品质的发酵产品需控制好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数量
            • 2.

              氟乐灵(C13H16F3N304)是播种前封杀棉田中一年生杂草的主要农药之一。氟乐灵残留大多聚集在土壤深度10~20cm,容易造成表层土壤的持续污染。为降低土壤中氟乐灵的残留,某科研团队从连作15年的棉田分离出了对氟乐灵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D8,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图1~3是部分研究成果,图中数据均为接种72h后测得,OD600表示菌种在波长600nm处的吸光值,代表菌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取样时,一般采集深度选择在10~20cm,原因是      

              (2)为分离出氟乐灵降解菌,研究人员配制了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应以氟乐灵为唯一的     以达到分离目的。

              (3)对氟乐灵降解菌D8进行分离和计数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此方法测得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      ,原因是     

              (4)分析图1可知,接种量对菌密度和降解率影响分别是     

              (5)据图2分析,在氟乐灵质量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降解率反而较低,原因是      

              (6)图3研究过程中,为了排除PH对氟乐灵降解的影响,需设置对照,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    ,结合图1、2、3分析,菌株D8对氟乐灵进行降解的最佳条件组合是    

            • 3. 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人们利用酵母菌酿制果酒、醋酸菌制醋、毛霉制作腐乳,以及乳酸菌制作泡菜。

              ①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却能够获得传统发酵产品。请说出两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