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仰望母亲

              ①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表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②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我愣愣地看着母亲。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③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温了。心思,早已不在洗衣了。

              ④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被一无二》时,他母亲早已离开了人间。他的记性己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身陷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空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⑤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⑥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湖起湖涌。

              ⑦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⑧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盈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赢弱而又坚强。

              ⑩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问,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1) 阅读第②、③段,写出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⑨段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人想把本文标题换成“母亲”,你觉得可以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写对母爱的感触,引用了罗曼·加里和史铁生两则材料,意味深厚。请分析两则材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小驴赶紧往后躲,但还是被奶奶抓住了。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 3.

              [一]小木屋

              王伟锋

              男人是迷了路,误打误撞来到这座山间小木屋的。门只轻轻一推,便吱呀一声开了。身后是凝重而沉郁的灰扑扑的夜色,雪铺天盖地扑簌簌地落着。屋内炉火正旺,吊在炉子上的大茶壶嵫嵫地冒着热气。

              男人站在炉子前,轻手轻脚地扑打身上的雪,警惕地打量屋内的一切,探听着里里外外的各种动静。除了火势正旺的炉子,屋内还有一张小床,码着一团破旧的被褥,靠窗的墙上,杂七杂八地挂着兔皮、粮袋、熏肉和衣物。显然,这是猎人在山里捕猎的栖身之所。

              墙上还有一幅小相框。男人把相框取下来,凑近炉火看。相框里是一张全家福,黑白的相片,已经泛黄。前边坐着的,是位老妈妈,怀里揽一个小女孩儿,女孩儿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后面,是一对年轻夫妇,年轻女人的臂弯里,是一个几个月大小的娃娃。好像是照相师傅说了个什么笑话,把一家人逗乐了,然后咔嚓一声,笑容瞬间定了格。

              男人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他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年轻守寡,害怕自己受委屈,一直没有改嫁。长大成人后,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娶了媳妇,有了可爱的孩子。是个女孩儿,喜欢舞蹈、绘画、弹电子琴,获得过县里才艺比赛的金奖。女儿爱笑,一笑就俩小酒窝。

              男人嘴里喃喃着,看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挂回墙上。男人坐上床,喘息着,开始脱脚上沉重的靴子,里面温漉漉的,灌了雪,脚麻木了,这让男人觉得很不舒服。男人把靴子和靴垫围在炉子上烤,之后从大茶壶里倒了一碗水,水很烫,男人呼呼地吹几下,滋溜一声吸一口。

              一口热水下肚,男人顿觉全身热乎乎的,每个毛孔都舒张开了,好像只一瞬间便流遍了全身。男人舒服地呻唤了一声,这才觉出肚子饿了,东找西找,竟然翻出来几个红薯来,当下狼吞虎咽地吃了。又将粮袋子里的米胡乱抓几把出来,拽下一刀熏肉,在炉子上煮肉粥。糊弄住了肚子,男人开始有了精神,他眼睛发亮,困兽一样在屋里看来看去。

              目光触及墙上的相框,男人又把相框摘下来看。上面的每个人,好像很陌生又熟悉,遥远又近切。看着看着,男人忽然就流泪了,伏在被褥上,呜呜咽咽哭起来。哭声很压抑,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捂住了嘴。哭了许久,男人才停住,胡乱地在脸上抹一把,准备把相框挂回墙上去。

              突然,门哐当一声开了,男人吓一大跳,手里的相框跌落在地。冷风裹挟着雪片,没头没脑地闯进来,男人打了一个寒颤。出门四望,夜色依旧灰暗,雪片儿兀自扑簌簌地落着,离天明尚旱。

              虽是一场虚惊,但男人明白,此处不可久留,也许猎人很快就会回来,凶神恶煞般地提着猎枪,逮熊瞎子一样将自己堵在屋里。然而,外面冰天雪地,他又能往哪里去?男人烦躁起来,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嘴巴,狠劲儿抓着头发,恨不得把满头黑发全都揪下来。

              忽然,目光又碰触到地上破裂的相框,男人的心猛地疼了一下,竟像是自己的那颗心碎裂了一般。男人缓缓蹲下身子,双手捧起那张全家福。

              男人流着泪,在屋里翻找出锤子、钉子,一阵叮叮当当,笨拙地将相框重新修好,把那张全家福认认真真地镶嵌进去,然后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

              男人不知道,他做这些的时候,窗外正有双鹰年一样的眼睛盯着他。那是猎人的眼睛,黑洞洞的枪口随着男人身体的移动而不停地转动。只是,看到男人笨拙地将相框修好挂上墙,枪口悄然移开了。

              雪不紧不慢地下了整整一夜,肆虐的寒风逐渐减弱了势头。

              天亮了。晨光中,猎人独坐在小木屋里吃东西,小收音机在播报本地最新消息,一个藏匿了半个月的逃犯忽然自首落网。猎人微笑了一下,喉间发出愉快的吞咽声,这是第几个自首的逃犯,他记不清了。

              屋内,炉火正旺,炉子上的大茶壶嵫嵫地冒着热气。

              ——2015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

            • 4.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①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②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________(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③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④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⑤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⑥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

              看看,这才发现原来是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⑦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

              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⑧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

              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⑨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 5.

              荣誉

                 为了买它,我们计划了两个星期。每天路过,我们总要在橱窗前站一会,贪婪地望着它。终于,我生日那天,4月15日,中午12点整,我们发问了:“多少钱?”“275个法郎”,卖水果的说,“这是头等菠萝,新鲜,汁水多。”

                 我妻子嫌贵,但我不,比起西瓜来,当然贵,但比起别的菠萝来,大概不贵,于是我们买了,带回家来,放在烟灰缸上,好好地端详了一番。我们围着它走了一圈,摸摸它,夸它。多么精致、多么富有异国情调的小东西!顶上长了一撮小小的像是棕榈树的植物。要是给它浇点水,或是放在水盆里,大概很快会长大的吧,说不定还会开花呢。

                 旅店里马上传开了:9号房间里买了菠萝。清洁女工来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有幸见她),她建议我们先削皮,撒上糖,再放一两天。“瞎说,”楼梯口的一个英国女学生告诉我们,“要泡上甜酒才好吃。”一位匈牙利同胞(过去只是见面点点头的关系),写了一张条子塞在门缝中给我们留言:“谁的话都别信!”要厚厚地削一层皮,因为皮不好吃。至于肉,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晚上,我们把菠萝去了皮,吃掉了。什么味道也没有,就像什么瓜,好像还不如瓜。生吃了几口,撒了糖再咬几口,还喝了几口甜酒,勉勉强强地总算吃下去了,最后喝一杯水才彻底下咽。

                 第三天,在楼道里遇到了那个英国女学生。

                 “怎么样?”她问。

                 “很好吃。”我说。

                 她深有所感:“是啊,菠萝毕竟是菠萝。”

                 从此以后每次路过水果店,我总是在橱窗前站一会儿,希望有机会再买一个。

            • 6.

              回 家

               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

               刚唠了几句,爹来了。

              “回了。”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

              也有人对他爹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

              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

              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去年春节前,妻子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

              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

              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

              于是,他也一饮而尽。

              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

              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说:“爹,你少喝点。”

              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

              爹说:“没事。”

              又是一杯。

              酒见底了,爹也醉了。

              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赢弱……

              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

              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

              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

              娘说:“你爹是高兴啦。”

              他点点头。

              “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纸片片?他愣住了。

              娘说:“就是那…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

              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

              他说:“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

              儿子说:“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在写“浉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浉”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仔细想想,应该追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

              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

              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妈妈,你也写一句……”

              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

              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

              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

              娘还在说:“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

              “你爹才没有出息呢,跟俺一样,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

              说着,娘就笑出了声。

              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

              “前几天,你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

              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立即道:“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位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

              娘也立即说:“知道,知道。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娘的眼圈突然红了:“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他鼻子一酸,说:“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

              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

            • 7.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

                 ①25岁的时候,我因失业而挨饿。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在巴黎、在罗马,都曾尝过贫穷而挨饿的滋味。然而在这个纽约城,处处充溢着宝贵气氛,尤其使我觉得失业的可耻。

                 ②我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我能胜任的工作非常有限。我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白天就在马路上东奔西走,目的倒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因为这是躲避房东的最好办法。

                 ③一天,我在42号街碰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大高个子,立刻认出他是俄国的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在莫斯科帝国剧院的门口,排在观众的行列中间,等待好久之后,方能购到一张票子,去欣赏这位先生的艺术。后来我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曾经去访问过他。我以为他是不会认识我的,然而他却还记得我的名字。

                 ④“很忙吧?”他问我。我含糊地回答了他,我想他已一眼看明白了我的境遇。“我的旅馆在第103号街,百老汇路转角,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他问我。

                 ⑤走过去?其时是中午,我已经走了5小时的马路了。

                 ⑥“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60条横马路口,路不近呢。”

                 ⑦“胡说,”他说,“只有5条马路口。”

                 ⑧“5条马路口?”我觉得很诧异。

                 ⑨“是的,”他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⑩这有些答非所问,但我却顺从地跟着他走。一下子就到了射击游艺场的门口,看着两名水兵,好几次都打不中目标。然后我们继续前进。“现在,”夏里宾说,“只有11条横马路了。”我摇摇头。

                 ⑪不多一会儿,走到长纳奇大戏院,夏里宾说:他要看看那些购买戏票的观众究竟是什么样子。几分钟之后,我们重又前进。

                 ⑫“现在,”夏里宾愉快地说,“现在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5条横马路口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瞻仰那只猩猩。”

                 ⑬又走了12条横路口,已经回到百老汇路,我们在一家小吃店前面停了下来。柜窗里放着一坛咸萝卜。夏里宾奉医生的嘱咐不能吃咸菜,于是他只能隔窗望望。“这东西不坏呢。’他说,“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时期。”

                 ⑭我走了许多路,原该筋疲力尽的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样忽断忽续地走着,走到夏里宾旅馆的时候,他满意地笑着:“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中饭。”

                 ⑮在那席满意的午餐之前,我的主角解释给我听,为什么要我走这许多路的理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位大音乐家庄严地说,“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着怎样遥远的距离,切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5条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常常注意于未来24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儿。”

                 ⑯屈指到今,已经19年了,夏里宾也已长辞人世。在值得纪念的那一天我们所走过的马路,大都已改变了样子,可是一直到现在,夏里宾的生活哲学,有好多次解决了我的困难……

            • 8.

              你的笑容永远灿烂                 傅昌尧

               ①老吴醒过来了!

               ②老吴在死亡的隧道里摸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入口。老吴的苏醒让整座城市长长吁了一口气,鲜花和掌声将医院塞得满满的。老吴是个英雄,火海救人的英雄。

               ③老吴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街边的梧桐树,老吴绝对没想到自己今生还做一回英雄。那天,老吴下班本不该从那条街经过,很像是有个导演在故意安排,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给自己买一条绵绸做的灯笼裤,老吴每天在护城河公园锻炼身体,见人家穿着灯笼裤很精神,就想也来一条。

               ④刚拐进那条卖服装和小商品的步行街,就见有人急赤白脸地往外跑,边跑边喊:“起火了!起火了!”老吴眼睛不太好,一抬头,这才看见不远的一个店铺里有火光,浓烟滚滚。老吴犹豫了一下,准备往后退,可被蜂拥而来的救火的以及看热闹的人流裹挟着,被挤到了起火现场,老吴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的舔舐。有人喊,太危险了,大家往后退,给救火车让道!老吴听到远处消防车的呜叫声越来越近。就在大家纷纷向街对面退去时,老吴突然发现,那起火的店铺里好像有个人。老吴站住了,大叫,里面有人!可没人理会老吴,店铺里不知什么东西爆炸了,人们跑得更快了。

               ⑤老吴的脚挪不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里面那个人是我看见的,我不能跑,跑了,就是见死不救。老吴在冲进火海的一瞬间,后悔今天不该来这里,更不该看见了别人没看见的那个人。

               ⑥老吴抱着那个人从火海里冲出来,简直是个奇迹,当老吴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时,人们一时怔住了。是赶到的消防兵将老吴身上的火扑灭的。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老吴的勇敢与奋不顾身,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又通过新闻媒体打动了更多的市民。人们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慰问。老吴受到的拥戴有些异乎寻常。

               ⑦老吴的神志稍稍清醒一点以后,得知从市长到街边捡破烂的盲流都来看过他,心里便忐忐忑忑的。他竭力追忆着那天救人的情形。他问身边的人,救出来的是个什么人?人家告诉他,救出来的是个美丽的姑娘。老吴又问,那姑娘怎么样?人家告诉他,姑娘只受了点轻伤。老吴还问,那是谁家的姑娘?人家还告诉他,那姑娘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老吴再问,人家就说,老吴你现在特别需要安心治疗,别消耗精力,因为还处在危险期。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

               ⑧老吴像多数严重烧伤的病人一样,病情反复无常,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也被请来为老吴诊治。专家们说,老吴的伤势太严重了,这样的伤势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且随时都会……老吴只要一醒过来,就询问那个被救的姑娘,人们越来越难以应付老吴的询问。那天,老吴凑在前来采访的记者耳边问,那个姑娘为什么没来看我?记者怔住了,许久才说,她会来看你的。老吴说,骗人。昏厥。

               ⑨后来,人们找来一个姑娘,对老吴说,这就是你救的姑娘,可老吴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们决定将真相告诉老吴,这样或许对治疗有好处,因为老吴反复询问那个姑娘,肯定是意识到什么,应该尊重老吴。但医生们却又说,风险同样很大。

               ⑩告诉老吴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老吴的老伴儿,她噙着泪花,轻轻捧起老吴的头,隔着纱布,说,老头子,人家虽然承认你是个英雄,可你知道吗?你闹了个大笑话,你那天救出来的是个塑料模特!

               (11)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人们发现,尽管老吴的脸庞烧得面目全非,但那笑容却像浇铸般的硬朗、灿烂。

               (12)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

            • 9.

              守山人

              ⑴甘河镇因河得名,镇子最北,一条不湍激不汹涌,但绵长清透的河缓缓而过,河北岸是山,河南岸是镇,泾渭分明。

              ⑵这里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⑶“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者,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⑷“老康,我老了啊。”

              ⑸“老朱,我也老了。”

              ⑹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齐齐摇动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

              ⑺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⑻“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蓝色的烟雾聚集了一大片,浓得散不开。老康继续点火,这季节湿气大,火起得慢,青绿色的烟浓浓地升起来,这两股烟交融在一起像是一朵过去的云,静默了两个人的思绪。

              ⑼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老朱喝掉杯中的酒,看着还在埋头的老康,看了看蓝色的天“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⑽“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⑾“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⑿老朱又笑了,“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⒀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呵呵……”

              ⒁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那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⒂面向老朱:“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⒃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蓝天,白云,清脆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的人。

              ⒅“老康叔,老康叔——”

              ⒆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⒇“老康叔,我叫陈遗志,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 10. 平  衡 
                                                   陈国凡 
                 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今天星期天,休息。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 
                 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我们要不在,他们可以随便进出啊。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老婆斩钉截铁说道。“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和气的。”我说。 
                 ⑦“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要等到他们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你要不想换,我来换。”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我真担心被人听到。这时,门响了。我开了门,是小王。 
                 ⑧“有事吗?”我问。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下,废话,没事,敲你家门干嘛?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 
                 ⑨老婆只好说:“要不,你进来说话?不了不了。”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 
                  ⑩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个没想到。我和老婆面面相觑。“我老婆说,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我们什么的。”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11)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 
                 (12)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拿一把新锁。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问小王:“你家也要换锁?那锁不好好的吗?” 
                 (13)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14)我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15)小王急中生智,“不瞒你说,我老婆也曾把钥匙插在门上大半天,回家后才发现。” 
                 (16)呵!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