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和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年。

              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预计)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48.41

              53.41

              58.80

              63.61

              68.23

              财政收入/万元

              10.37

              11.72

              12.92

              14.04

              15.4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21810

              24565

              26955

              844

              31398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6977

              7917

              8896

              9892

              11108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累累硕果,13亿人民的奋斗目标正加速变成现实,国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得到了实惠。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实现绿色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材料一 近日,某市出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产业化市场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环境治理,投资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严格日常执法监管,实行“行政、民事、刑事”三责并举,从根本上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遏制违法行为,巩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水环境治理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材料二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多年的边贸建设发展经验.但是,新疆同样存在不少的发展短扳,基础产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等。长期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2011-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新疆资金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教育、医疗、环保、科技、生态建设,这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该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说明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新疆发展。

            • 3.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遵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与此前发展中较多追求“国强”相比,将更加追求“民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实现“民富”为政府建言献策。

            • 4. 材料一: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第八次空缺。这反映了一个尴尬的现实:我国原创性科技水平亟待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需要加强、尖端人才的极度缺乏、公众的参与热情度不高、法律政策支持力度的疲软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尴尬现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也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了“互联网+政务”的理念。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材料二 “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从“人尽其能,物尽其用”逐步拓展到知识分享、需求分享、数据分享、供应分享等各个领域。分享资源的人可以获得收益,利用资源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要。分享经济也让新的业态更快更多地孕育出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政务”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发展分享经济的经济意义,并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提升宏观调控水平以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

            • 6.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征收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传统动能减弱,必须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新潜力,培育农民增收新动能。

              《意见》从四个方面对完善农民增收支持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三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四是健全困难群体收入保障机制,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结合材料,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论述我国政府如何完善农民增收支持政策来促进农      民增收。
              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7.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这要求政府不断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扫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报告中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双引擎”,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改造升级传统引擎。

                 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指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阐述政府应如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培育打造新的引擎?

            • 8.

              材料一 步入职场以后频繁地更换工作的现象被称为“闪辞”。调查显示,“闪辞一族”以新生代农民工与90后大学生为主,他们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主要有工资低、氛围差、没前途等。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轻松自由、待遇好、受人尊敬的工作。

              材料二 近年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与措施,推动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过有尊严的生活。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仅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与劳动者共同努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企业与劳动者的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和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闪辞”现象。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企业和劳动者应该怎么做。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转型,一词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正是依托于改革开放这一大跨步式的转型,中国收获了过去三十多年迅速增长的福利。如今,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之年,中国正在进行又一场“换轨”一一经济发展由传统动能驱动向新动能驱动转换。

              材料一:

              注:全要素生产率指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之外,其他所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一般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为代表,反映了各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能,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衡量传统要素驱动型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指标。

                 材料二:某市为推进动能转换发展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多方联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市人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了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规定“市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技、财政、投资、税收、人才、产业、金融、政府采购、军民融合等政策协同,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可根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更加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市政府出台《促进科技成采转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任务,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纳入政绩考核,重点加强对部门的督查,加夫对不作为、懒政怠政等行为的问责。市科技局发布《2016-2020科技成果转化规划》.市辖区县政府积极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在经济增长驱动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1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摒弃过去以物为中心、片面追求GDP增长、将卫生与健康单纯作为消耗性行业的发展观,在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因此,《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注: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的知识,论述我国如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