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      ,且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      烧杯中水的液面。

               (2)在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实验中,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子叶切片染色,再用      _冲洗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颗粒;

              若观察视野从(1)到(2)的过程中,操作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        色;

               

            • 2.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⑴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

                  ⑶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稀释的蛋清、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

                  ⑸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试管2支,编号为甲 、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的细胞膜样液,向乙试管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实验现象:

                  甲试管中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试管中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 。

                  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下图1为某生物体内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2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_______(填字母);具色素的结构是________(填字母);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____,研究表明,结构h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从结构h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解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

              (2)若图1是胰腺腺泡细胞,其分泌物分泌过程中体现出h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若图1是根尖细胞,则没有图2中的[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f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4. 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_______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 d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 d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a,(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b,观察颜色变化。b,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乙图表示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的元素组成为______,在人体内可以合成的B属于______,C是______.

              (2)乙图中,三十九肽被水解后肽键数量减少______个.这些肽链和三十九肽相比,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______、______个,C原子减少______个,O原子减少______个.

              (3)若该蛋白质是血红蛋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作用;若该蛋白质是酶,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作用.

              (4)高温加热后,该蛋白质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生物活性,______(填“能”或“不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某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156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156,w>157),并且是由图丙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将该156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__个赖氨酸,______个天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的未知数).

            • 6.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__,若某种B分子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____,d和____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 7.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观察到脂肪微粒染成红色,实验中,洗去浮色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______,比较此状态下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35S,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图 1 中的 X、Y、Z 是图 2 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 X 表示图 2 中的储能物质,则 X 是____________。


              (2)若 Y、Z 是组成结构 7 的化合物, 则 Z 表 示__________,鉴定 Y 常用__________。


              (3)如果 X 表示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在这种跨膜运输中 Y、Z 都不可或缺,其中 Y 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Z 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图 2 中脂质的合成车间是[ ] __________。


              (5)若图 2 中的动力车间是[ ] 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 9.

              以下是小麦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

              (2)若a个C物质组成b条链后构成某物质G,该物质G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

              (3)右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的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有机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②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为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中加入2mL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组试管中同样出现紫色,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 10.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 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 

              (2) 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 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 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 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___,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