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X、Y、Z是构成图中细胞的三种化合物,请据图回答:
              (1)若X表示该细胞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则X是 ______ ;若表示该细胞的储能物质,则X可能是 ______
              (2)若图中细胞是唾液腺细胞,则与Y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 (填标号),该过程体现了各种细胞器在 ______ 上的联系.
              (3)若Y、Z是组成结构4的化合物,则Z表示 ______ ;若Y、Z是组成结构5的主要化合物,则Z表示 ______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离不开结构5上 ______ (X/Y/Z)的协助,鉴别该物质常用 ______
            • 2. 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D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

              (1)在人体细胞内,物质A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肝脏,则A是 ______
              (2)物质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代表的化合物是 ______ ,该物质与 ______ 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图中D代表DNA分子,则在人体细胞中,D主要存在于 ______ 中,d有 ______ 种;C是由D决定的,C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
            • 3. 如图表示细胞4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D是指 ______
              (2)A是指 ______ ______ (能或不能)进入线粒体.
              (3)F是指 ______ ,鉴定该物质的实验 ______ (需要或不需要)显微镜;G物质高温处理后 ______ (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双缩脲试剂检测.
            • 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验证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1)用植物细胞来验证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选择 ______ 色的细胞,染色后观察,细胞核呈现 ______ 色.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 ______
            • 5. 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鉴定此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可分别选用 ______ 试剂和 ______ 染液.
              (2)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实验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的目的 ______ .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 ______ ,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 ______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 ______ ,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再 ______ 重复进行实验.
            • 6.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
              (1)在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使用时,是否需要现配现用? ______ (填“是”或“否”),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 ______ ,该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______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一定要先加入 ______ 溶液,摇匀后再滴入 ______ 溶液.
              (2)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用到的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 ______ ,教材中选择 ______ 细胞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材料.
              (3)细胞核中染色质是一种能被 ______ 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填序号)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⑤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制备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______ ,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 ______ ,在做生物学观察类实验时,有的需要染色或反应后显色来观察,有的不需要染色就可直接观察即原色观察,上述实验中属于原色观察的是 ______
            • 7. (1)从细胞元素构成的角度,请简要概括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______
              (2)线粒体和叶绿体各存在于什么细胞中?请各用一句话概述 ______ ,中心体存在于什么细胞中? ______ 有没有一种细胞同时含有上述三种细胞器? ______
              (3)请简述主动运输的意义 ______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和CuSO4组成,简述两者存在哪几个方面的不同? ______
            • 8. 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a有 ______ 种,b有 ______ 种.
              (2)A和B均具有多样性,二者的关系是后者 ______ 前者.
              (3)细胞内的A和B都可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与A反应产生紫色物质的是 ______ ,B能被甲基绿染液染成 ______ 色.
              (4)除了染色体,B还存在于人体细胞的 ______ 结构中.
            • 9.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 材    料 实 验 条 件 观察内容
              A A1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染液 线粒体
              A2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 ______ 色.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 ______ 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 ______ ,50%酒精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3)C组实验若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细胞则无法观察到其连续分裂的过程,其原因是 ______
              (4)D组实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应向研钵中加入少许 ______
            • 10.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问题.
              (1)苹果成熟期,由于淀粉不断地转变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使得苹果变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种酶参与.在上述物质中最有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 ______ ,用斐林试剂检测有砖红色沉淀出现的是 ______ ,苹果成熟过程中由 ______ (填细胞器的名称)合成纤维素酶,作用于细胞壁,使果肉日益松软.
              (2)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表为苹果幼苗遭受水淹时整株植株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
              水淹时间(h/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0 1.5
              3 0.75
              6 1.25
              12 1.1
              24 1.0
              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苹果幼苗在水淹时间为 ______ 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 ______ 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强.在水淹时间为24h/d的苹果幼苗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如果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苹果叶肉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曲线图.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