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D.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 2.

              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能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率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率,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
            • 3.

              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组成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

              (1)转移到玉米的番茄抑制剂基因最可能与玉米的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成为玉米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转移了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玉米合成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合成的化合物可能还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3)这种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技术属于_____________技术,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在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杂草是否也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______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靶细胞C图中序号)。
              (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_(填“膜内”或“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_______次。

              (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____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______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 5.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用__________染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2)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__________合成的车间,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__________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质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__________(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作用。

              (3)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__________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进行消化分解。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__________HaCl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HaClmRNA翻译的HaCl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 6.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4)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合成,经过________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______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______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 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________________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合成________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__增多。

              (3)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________。

            • 8.

              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利用了荧光标记法
              D.制备细胞膜应利用生理盐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 9.

              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 ]________;甲细胞与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细胞结构:________(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

              (2)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__,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上述两空填写数字符号)。

              (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

              (4)从甲图[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______的功能。

            • 10.

              回答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的问题。图1为人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膜面积的变化图。

               

              (1)图1中“9”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与_________有关。

              (2)图1中“7”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蛋白质产生旺盛的细胞中7的含量比较多,可能与细胞核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较大有关;图1中合成磷脂的场所是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3)含有DNA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通过观察发现合成的含35S的蛋白质在细胞的结构间移动过程中,会使几种生物膜面积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请写出图2中1、2、3依次代表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填序号)。A.脂肪细胞 B.淋巴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