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入的溶液、试剂的量一样,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B.操作步骤设计不合理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恰当
              D.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3.

              下列关于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肝脏研磨液作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淀粉和蔗糖溶液、淀粉酶,反应后滴加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用蛋白酶、蛋白块作实验材料验证蛋白酶能够催化蛋白质水解

              D.设置pH为2、7、12的条件,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它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加Fe3+的催化效率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 5.

              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对应的活化能不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 6. (18分)某班级学生围绕加酶洗衣粉进行了两项实验,下图和表格分别是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   , 50 ℃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   ▲   ;②   ▲   

              (3) 80 ℃时两种洗衣粉去污力相当,其原因是   ▲   

              (4)若要进一步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洗涤温度,提出你的设计思路。   ▲   

              (5)某小组成员拟使用加酶洗衣粉消化裂解猪肌肉样本,并提取猪的DNA,你认为加酶洗衣粉可以消化裂解动物组织细胞的原理是   ▲   


            • 7. 下列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关于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好棉塞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应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 8.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向煮沸过的豆将中滴加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9.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
              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 10.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