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2.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A.全部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都不对
            • 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的实验中,在含蛋清液的试管中加入蛋白酶
            • 4.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B.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O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5. 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B.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测组织样液中
              C.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
              D.在麦芽糖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结果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 6.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0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将图甲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B.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
              C.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
              D.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
            • 7. 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  )。
              A.分层、吸水
              B.溶解、吸水
              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
            • 8.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所示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适宜温度)水浴保温5 min,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2 min,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砖红色,乙呈浅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9.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B.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探索温度对酶活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D.用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 10.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都可作为自变量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检测有无酒精产生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作用相同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取样计数前试管中的培养液应轻轻震荡摇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