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利用小麦植株做了一系列实验。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量与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中显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增大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强度为c和d时,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光照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反应,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产生的____越多。

            • 2.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某种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强度,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并测出不同温度下的a、b值(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推知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_;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用1 h内有机物消耗量或生成量表示)

              (2)由图乙可得出: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叶片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由14 ℃升到15 ℃,其净光合速率增加了________。

              (3)在16 ℃条件下,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叶片最多能增重________。

            • 3.

              如图甲、乙、丙、丁代表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乙是一种无膜细胞器;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中一定都含有元素C、H、O、N、P
              B.丙用于绝大多数的生命活动,丙物质中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光能、电能等
              C.在丁上可以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且需要氧气的参与
              D.甲、乙、丙三种物质或结构均参与了丁结构中酶的合成,其中甲携带的物质是甲硫氨酸
            • 4.

              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有两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细胞器都是通过内膜折叠增加生物膜的面积
              B.不需要其他处理,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这两种细胞器的形态
              C.(CH2O)→[H]和[H]→(CH2O)分别只发生在两种不同细胞器中
              D.在这两种细胞器的有关生物膜结构上,都能产生ATP
            • 5.

              图1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代表相关物质;图2表示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用红外测量仪测量CO2量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其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CO2浓度下降时,a、b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2)图2中15℃条件下将光照强度由1klx提高到2klx时。绿体中C5含量将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在15℃、1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固定CO2量为________mL。

              (3)A点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B点光合作用强度.写出在大棚种植中提高农作物有机物积累量的两条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图甲表示植物叶片气体交换速率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乙图表示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片与外界净气体交换模式图,乙图各模式图与甲图中a、b、c、d、e点的对应关系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②  
              D.⑤③②①④
            • 7.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可以在酵母菌细胞中发生
              B.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1、2中的膜结构
              C.由图可知,图1和图3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相同
              D.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
            • 8.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物质去向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含3H标记的T的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可在细胞核和线粒体检测到放射性
              B.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O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等宿主菌
              D.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放射性会出现在C3和C5
            • 9.

              萤火虫曾被视为七夕的浪漫礼物,如今却由于人们的大量采集与买卖而导致数量锐减,拯救萤火虫,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有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腺苷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A>a,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在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F2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存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存在2号染色体上。

            • 10.

              如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关系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过程
              B.若一个叶肉细胞中b的产生速率等于c的消耗速率,则植株的干重保持不变
              C.a中的O全部来自O2,H全部来自C6H12O6
              D.A~D 4个过程在其他大部分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