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若用下图模式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关系,应如何绘制?

            • 2.

              如图是某同学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的两类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Ⅰ细胞是         细胞,该细胞并不适合用来制备细胞膜,原因是                               

              (2)图中Ⅱ细胞的边界是⑧,而不是⑪,因为⑧具有        性,而⑪不具有该特点。在该种生物体内,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         ,请写出判断Ⅱ细胞是不是活细胞的实验方案:                                                                                                       

              (3)下列所示的生化反应中,在图中⑥和⑩两种细胞器内都不能发生的是         (填序号)。

              ①CO2→葡萄糖         ②葡萄糖→CO2          ③[H]+O2→H2O

              ④H2O→[H]+O2        ⑤氨基酸→蛋白质       ⑥DNA→mRNA

              ⑦ADP+Pi+能量→ATP ⑧RNA→RNA

            • 3.

              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减小时,A过程中数量减少的可能有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标号)。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a、f、g和_________。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3)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中⑤和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在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阶段。

              (6)图三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

              ①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__(填序号)。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             _(填序号),⑥能成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在细胞分裂期发生周期性消失与重现的是_______(填序号),在衰老的酵母菌细胞中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中表示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⑪⑫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图1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



                                              图1                                                                         图2


              (1)图1中A是__________,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

              (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______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__。

              (4)实验室用两种方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隔1h分别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2所示的坐标图。

              ①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__________;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____________(填时间)的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②由甲、乙发酵罐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要提高酒精的产量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方框内1、2、3、7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椭圆框内4、5、6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1的场所是_________,分解1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生成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甜菜块根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生成图中标号__________代表的物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生成图中标号__________代表的物质。

                 (4)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__________。

            • 7. (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为600 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        umol/(m2.s),当光照强度        (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______(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        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0

              3.75

              3.50

              3. 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为什么?                         

            • 8. 下图是外界条件(温度和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影响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段说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______,BC段说明温度超过某一值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呼吸类型。如果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那么DE段时根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3)乙图中曲线Ⅰ中DE段快速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Ⅱ所表示的呼吸类型中利用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4)若以CO2的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曲线Ⅰ、Ⅱ交叉时,两种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量之比为________。此时,CO2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油料作物种子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通气良好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测得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种子中激素甲和激素乙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为检测某油料作物子叶中的脂肪,可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研磨成匀浆,滴加_________染色观察。也可以制作子叶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

              (2)种子萌发过程中因_________含量的变化,鲜重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导致a~b段干重呈现上升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从C、H、O等元素中选填)。

              (3)若a点测得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体积之比为1:3,则用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和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4)激素乙为_________,其生理功能为接触休眠,促进萌发。激素甲为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 10.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物质A表示_______________。物质D代表的是__________,在人体心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该物质的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线粒体内的浓度。 

              (2)图2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呼吸熵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 

              (4)图2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杀死表面微生物)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