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人员使用血糖仪定量测量酵母菌在不同细胞呼吸方式下的葡萄糖浓度值,计算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速率。实验中得到数据如表:
              序号 时间(min) 稀释10倍葡萄糖摩尔浓度(mmol/L)
              1 0 初始 24.5
              2 15 有氧l 18.6
              无氧1 2V.3
              3 30 有氧2 9.9
              无氧2 13.5
              (条件:35℃下,lg干酵母/10mL,葡萄糖溶液)
              (1)计算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反应速率①、②的值分别为 ______ 。
              时段(min) 呼吸方式 葡萄糖消耗速率(mmol/L•min)
              0〜15 有氧呼吸1 3.93
              无氧呼吸1 2.13
              16〜30 有氧呼吸2
              无氧呼吸2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时间段,有氧呼吸的葡萄槠消耗速率 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消耗速率;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0-15min时段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 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16〜30min时段的速率。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2.
              如图是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简图,请按照相关内容回答:

              (1)如果实验材料A为浸泡过的黄豆,可以用 ______ 试剂来鉴定滤液C中含有蛋白质,其结果溶液呈 ______ 色。
              (2)如果实验材料A为放置较长时间的苹果,可以用 ______ 试剂来检测苹果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若组织样液颜色变为 ______ 色,则说明有酒精产生,请写出苹果无氧呼吸反应式 ______ 。
              (3)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菠菜叶,为提取色素应加入的B是 ______ ,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 ______ 实验,但如图所示操作后,实验结果很不理想,原因可能是 ______ 。
              (4)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肝脏,将滤液C的pH值调至1.5后,再加入适量的H2O2,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
            •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操作如下。
              ①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②活化酵母菌:将干酵母加入2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培养,并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见图2),得到如图3所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③按图1实验装置实验: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0mL煮沸冷却后注入装置的广口瓶中,向瓶中加入适量活化的酵母菌液,以石蜡油封住瓶中液面。连接广口瓶与装有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试管,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BTB溶液颜色及培养液的温度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血细胞计数板内一个中方格的情况,该中方格内的酵母菌计数的结果是______个,如果某时刻计数的五个中方格的酵母细胞总数为100个,则此刻的酵母菌处于图3 中的______点左右,可选择b点时刻的酵母菌来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其理由是______。
              (2)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3)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一段时间后,BTB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同时培养液中有______产生。
              (4)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一段时间后,培养液温度会______,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温度的影响,还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上述实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 4.
              酵母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材料,某校学生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中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 ______ .某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 ______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______ 代替,其颜色变化为 ______ .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呈 ______ 型增长,决定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可采用 ______ 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用无菌水进行适当的稀释,但酵母菌却不会吸水胀破,原因是 ______ .
              (3)在用血细胞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______ 个.
            • 5.
              “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 ______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 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 ______ ,C套持续通入 ______ .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
              ⑤观察 ______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______ ;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______ 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 ______ .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 ______ .
            • 6.
              “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 ______ ;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 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 ______ ,C套持续通入 ______ .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
              ⑤观察 ______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______ ;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______ 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 ______ .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 ______ .
            • 7.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均用到的有机试剂为 ______ (填名称),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该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 .
              (2)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中,使用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作为检测试剂时,此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
              (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观察到内质网.内质网的功能可概括为: ______ .
            • 8.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乙试管构成的实验要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 ______ 呼吸,但本装置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未考虑泵入的空气中 ______ ,这将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改进的措施是 ______ .
              (2)丙、丁试管构成的实验要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 ______ 呼吸,丙试管中加入石蜡油的目的是排除 ______ 对实验的影响.
              (3)请根据以上实验装置,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两空都对得2分,否则不得分)若甲、丁试管中溶液均 ______ ,则说明 ______ ;若 ______ ,则说明 ______ ;若 ______ ,则说明 ______ .
            • 9.
              某校学生做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等量的无菌葡萄糖溶液及等量的酵母菌混匀后分别加入到A、B两个锥形瓶中并密封(瓶中无氧气),如图1装置实验.一段时间后,当测定甲、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CO3相等时,立刻停止实验,将A、B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分别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实验中NaOH的作用是 ______ .
              (2)A、B两个锥形瓶中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
              (3)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B瓶实验结果的是 ______ .
              (4)在此实验中,可以利用 ______ 的原理进行探究.如图3,取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如果 ______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反之,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10.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呼吸方式上,酵母菌是 ______ 型;其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 ______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______ ?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 ______ (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