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
              C.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 2.

              如图1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某些物质。图2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⑥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填序号)。 

              (2)参与丁物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序号),其分泌过程体现了④的结构特性是______。 另外④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体现了其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

              (3)若图1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 

              (4) 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________(填写图2标号)的不同。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_____,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

              (5)图2所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属于_________模型(填物理/概念/数学)

            • 3.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动物细胞膜表面起识别作用的是①和③
              C.a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钙离子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 4.

              如下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      
              B.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C.生物膜中的③是可以运动的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 5. 下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图1中的B密切相关

              C.图2中C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出来

              D.图2 中C与D结合后,F处膜外电位可能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 6.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进入细胞膜,于是提出:膜是由磷脂组成的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的红细胞内所有的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 7.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的细胞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是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

              (3)乙图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浓度,其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是_______。

              (4)白细胞能通过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食病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

              (5)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分子量小的木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

            • 8.

              如图所示为生物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物质运输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模型。囊性纤维化病是由于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_______(填“平面’’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2)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的________(填“头部”或“尾部”)是疏水的。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上述文字中“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__________系统的缘故。“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物质进出该系统的具有__________的生理特性。

              (3)比较相同干重的黑藻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比值是8:5:1,为什么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会较少?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为细胞不同运输机制示意图,其中1~10表示相关结构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进入结构1需通过[ ]________,此类蛋白质常见的有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2)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进入结构2是跨膜运输,该过程需要其膜上的______的协助;在结构2中生成的CO2中的氧来直接来自反应物____________。丙酮酸的生成、结构2 中氧的消耗涉及的代谢过程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吞噬细胞,7是侵染的细菌,则7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进入细胞的细菌最终由细胞器[8]____________将其水解消灭。

              (4)若该细胞是人体胰岛B细胞,与物质9(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若控制结构10的信号识别物质基因突变导致物质9不能释放,引起机体中血糖_________而患病。

            • 10.

              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式图,图乙、丙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的生物膜是_________,其基本骨架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甲中方式①的特点符合_________图(填乙或丙),该图中出现 BC段的主要原因是受图甲中[ ]____________数量的制约。

              (3)图甲所示的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图丙中氧气浓度为零时,物质的跨膜运输并没有停止,原因是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