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腌制的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①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③测算出细菌数量。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接受_____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正比/反比);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____________。

              (2)“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_;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_______(吸能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如图所示。

              高温和Hg2+处理后酶活性_____(可以或不可以)恢复;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____处理; Hg2+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

            • 2.

              小麦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已知β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α 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操作项目

              A

              B

              A1

              A2

              B1

              B2

              1

              淀粉酶溶液/ml

              1

              1

              0

              0

              2

              水溶加热

              置于70水浴15min,冷却

              3

              淀粉酶溶液/ml

              0

              0

              1

              1

              4

              NaOH溶液/ml

              4

              0

              4

              0

              5

              1%淀粉溶液/ml

              2

              2

              2

              2

              6

              保温

              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

              7

              检测

              检测产物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____________(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____________(填“α”或“β”)淀粉酶的活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1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页表中是某同学探究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

              2

              注入蔗糖溶液

              2 mL

              3

              注入斐林试剂

              2 mL

              2 mL

              4

              注入新鲜的某种酶溶液

              2 mL

              2 mL

              5

              酒精灯隔水加热

              煮沸1 min

              6

              观察现象

              A

              B


              (1)甲、乙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作用的专一性,则步骤4 可以选用________或________两种不同类别的酶。

              (3)如果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现(3)中现象的原因是该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用上表中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表达)____________。

            • 4.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若温度升高 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加Fe3+ 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填"增大"或"减小")

              (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表。

              请完成实验设计:

              (1)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请为该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_________号为对照组。

            • 5.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叶片顶端的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成补充囊,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捕虫囊下半部内侧囊壁有很多消化腺,分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消化液有消化昆虫的能力。

              为探究该消化液的性质,即所含有的消化酶种类,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请你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设计。

              (1)实验假设:猪笼草捕虫囊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

              ①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②酶的催化需要__________(条件)。

              (3)材料用具:洁净的试管若干支、瘦肉块(蛋白质)、肥肉块(脂肪)、清水、猪笼草新鲜分泌物、水浴锅,等。

              (4)实验程序如下表:

              组别

              物质

              A

              B

              C

              D

              新鲜分泌物

              2mL

              -

              2mL

              -

              清水

              -

              2mL

              -

              2mL

              瘦肉块

              +

              +

              -

              -

              肥肉块

              -

              -

              +

              +

              适宜温度的水浴锅内保温相同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A组瘦肉块、C组肥肉块均消失,B、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

              ②若A组瘦肉块消失,B、C、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C组肥肉块消失,A、B、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A、B、C、D中的肉块都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号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多,其余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                     ,原因是                         

            • 7.

              猪笼草以其分泌物消化所捕食的昆虫。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 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 ℃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____酶。

              (2)甲、乙两试管中,____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1 cm3瘦肉块+2 mL新鲜的分泌物,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和_____中,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且等量适量的NaOH和___溶液,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入_____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该同学为鉴定该分泌物含蛋白质,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然后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在水浴中加热到60 ℃以上,观察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加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控制温度,分别恒温

              0℃

              60℃

              90℃

              ③加入在相应温度下预保温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④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


              实验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在实验一中,pH属于          变量,应保证甲、乙、丙三组的pH            

              (2)实验一的第④步最好选用          (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理由是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       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

            • 9.

              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新鲜的马铃薯泥、蒸馏水、酒精灯、温度计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试剂

              3H2O22ml

              3H2O22ml

              3H2O22ml

              3H2O22ml

              2ml H2O

              设置反应

              常温

              常温

              常温

              0

              常温

              条件

              蒸馏水

               

              FeCl3溶液

               

              肝脏研磨液

               

              煮熟的肝脏

              研磨液

              肝脏研磨液

               

              剂量

              2

              2

              2

              2

              2

              观察气泡

              产生

               

               

               

               

               


              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多的试管是_____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仅将上述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水浴,重复实验,气泡产生最多的试管是__号。

              (3)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从所给的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该同学设计e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假若a—d号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那么,实验组设置得不科学的是_____号,主要违背了______________原则,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

              (5)假若要证明马铃薯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将一个土豆切成大小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 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可用____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上述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将温度降低5℃时,其结果可用_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