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酸雨对大豆种子 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
              (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 ______ 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种子的实验应在 ______ 环境中进行.
              (3)分析5-7天种子中ATP含量降低的原因: ______ .
              (4)由图可知,酸雨可能通过 ______ 阻碍大豆种子的萌发.
            • 2.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教材有关的内容.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高倍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 ______ 对其染色,这种染色剂可使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2)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方法中的 ______ .
              (3)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成 ______ .
              (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龙胆紫溶液来染染色体,该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取材、 ______ .
              (5)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进行 ______ ,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为了与细胞核的基因相区别,将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 3.
              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再用适当方法处理并获得各种内膜小泡及颗粒,结果如图.

              (1)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用 ______ 方法能将外膜、内膜及其他结构分开.线粒体基质中含有 ______ (填字母番号).
              a.RNA聚合酶         b.丙酮酸          c.葡萄糖         d.染色质
              (2)研究发现:在适宜溶液和条件下,含F0-F1的线粒体内膜能完成有氧呼吸第 ______ 阶段的反应,该阶段与其它阶段相比产生的ATP数量 ______ .
              (3)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为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情况.若处理前,在适宜条件下,含 ______ 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 ______ 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合成ATP 一定与F1有关.
            • 4.
              图一表示水稻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10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图二表示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据图分析:

              (1)图一中A、B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______ ,代表光合作用暗反应的是 ______ ,该图所示代谢过程中,可以发生于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 .在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为1×102μmol•m-2•s-1时,图一中可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 .
              (2)根据图二分析,光照强度为(10~14)×102 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光照强度低于8×102 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
              (3)根据图二分析,在光照强度为4μmol•m-2•s-1和1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产生的O2与原种水稻产生的O2的比值分别为 ______ ,因此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 ______ 环境中.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
            • 5.
              为探究高浓度CO2对冷藏水果细胞呼吸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等量新鲜蓝莓分别置于两个密闭的冷藏箱中,一个冷藏箱中只有普通空气(未处理组),另一个加入等量的含高浓度CO2的空气(CO2处理组),两组都在4℃条件下贮藏.以后每10天(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mol)和O2吸收量(mol),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0〜10d内蓝莓细胞呼吸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 ______ ;10d后未处理组蓝莓细胞呼吸的产物除了CO2外,还有 ______ ;20d后CO2处理组蓝莓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 ______ .
              (2)实验结果显示,10d后未处理组蓝莓的的值逐渐上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高浓度CO2处理对蓝莓细胞的无氧呼吸有明显的 ______ 作用.
            • 6.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图中乙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 ______ .
              (2)在此光照强度下照射,参与葡萄糖合成的CO2:C3:C5= ______ .若此光照下植物能生长,30℃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不低于 ______ .
              (3)A点和B点相比,光合作用速率是否相等?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
            • 7.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中“Ⅱ”物质是 ______ ,该物质用于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 (结构名称).“I”物质用于乙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 (结构名称).
              (2)细胞器A是 ______ ,物质③是 ______ ,物质④是 ______ .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
              (3)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 ______ mg.
            • 8.
              科研人员分别做了下列两个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请冋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科研人员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图2所示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相同数量的干种子.瓶内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实验时间为48h.

              (1)图1中,与D点相比,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2)实验一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 ______ (填范围)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3)实验二在48h后,两温度计示数相对较高的是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4)观察图2导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A瓶,原因是 ______ .
              (5)如预先在图2两锥形瓶内各放人一小杯鲜奶(内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则先变酸的应该是位于 ______ 瓶中的鲜奶,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 .
            • 9.

              下图1为玉米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X、Y表示参与代谢的物质。图2为将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测定CO2的吸收速率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图1中,X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 图1中,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_阶段,该过程中[H]与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形成五碳化合物。
              (3) 图2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________M2(选填“>”“<”或“=”)。

                          

            • 10.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
              (1)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要能量的最终源头是 ______ .
              (2)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这说明水绵光合作用可以 ______ .
              (3)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采用14C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 ______ .
              (4)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获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______ 的过程;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因剧烈运动会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 ______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 ______ 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