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物质名称,①②③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物质A是____________,物质C是____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有能量释放的过程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有O2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3)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可在人体细胞内进行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4)玉米入库贮藏前需晒干,这是为了抑制____________。

              (5)小麦长期被水淹会出现烂根现象,与之相关的代谢过程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6)写出①②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___________

              d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

              d__________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请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 3.

              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如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种突变酵母在通入氧气的情况下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突变酵母。

              (2)图中表示酒精发酵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乙醇能与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

              (3)在制作果醋过程中,当________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先将乙醇转化为________,再将后者转化为醋酸。

              (4)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结构不同,但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 4.

              有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请根据题目的要求做答。

              (一)甲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培养液(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等实验材料和用具,按装置I所示安装好,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

              (1)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II)如何设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 I

              装置 II

              1

              ________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不移动

              _______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________

              ________

              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当装置I的氧气非常充足而装置II在无氧条件下时,发现装置I每分钟移动了9个单位,而装置II每分钟移动了2个单位,则每分钟装置I中酵母菌消耗葡萄糖与装置II中酵母菌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忽略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乙兴趣小组做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下表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

              -2

              50

              +6

              100

              +12

              150

              +18

              200

              +18

              (4)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_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10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__μmol。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无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 6.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温室大棚的作用凸显。图中曲线a是自然状态下重庆郊区一个密闭温室中一天的CO2含量变化曲线,假定温室中温度恒定。据图回答:

              (1)曲线a的B点处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经过24小时后温室中CO2含量减少了,减少的C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b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采取某种措施后形成的,该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与曲线a相比,曲线b一天内光合作用总产量增加了___________(用CO2量表示)。

              (3)有人在曲线b的D点(20时)后继续维持上述措施谋求更大产量,但是CO2含量的变化却如曲线c,形成EF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推测EF时期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 7.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NaHCO3或NaOH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OH溶液,乙装置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______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           溶液,乙装置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用(1)中相同的方法记录数据。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 8.

              “小篮子法”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其原理是利用Ba(OH)2溶液吸收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实验结束后,用草酸溶液测定残留的Ba(OH)2,从空白和样品两者消耗草酸溶液之差,即可计算呼吸过程中释放CO2的量。具体步骤如下



              (1)按如图组装好测定装置,此过程中碱石灰的作用________。

              (2)称取萌发的小麦种子装于篮内,同时加入约0.05mol/L的Ba(OH)2溶液20ml,立即塞紧。此过程中溶液表面会形成BaCO3薄膜,为此,需要不断________,有利于充分吸收CO2

              (3)1h后,迅速取出小篮,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立即重新塞紧瓶塞,把滴定管插入孔中,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空白滴定,直到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录________。

              (4)________,作同样测定,以此作为对照。

              (5)结果计算:呼吸强度(CO2mg/gh)=(V0-V1)×1/种子鲜重(g)×时间(h)式中;若V1为发芽的种子耗用草酸的体积(mL),则V0为________。

            • 9.

              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含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

              (2)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________移。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大试管、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等量的含有足量CO2缓冲液的培养液装入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浸入试管中,分别放入5个水浴锅中 。

              第二步:分组控制温度,使其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别编号(温度梯度差为1℃)。

              第三步:光照6 h后测定O2的释放量。

            • 10.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相同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发酵菌中有酵母菌其在氧气充足时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       。检测CO2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以用                     ,颜色变化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