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______.
              (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写出苹果有氧呼吸总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______摩尔的O2

            • 2.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不变”)。

              (2)恒定在上述________℃温度下,维持10 h光照,10 h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mg。

            • 3.

              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其产物是________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 4.

              为研究外界环境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些苹果贮存在密闭容器内,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测定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1)当O2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的场所是                      。

              (2)当O2浓度为b时,苹果的CO2产生量较低,原因是                                                              

              (3)请依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出苹果在贮存过程中,其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的变化曲线。

              (4)在贮存苹果时,除了控制O2浓度外,还可以采取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贮存温度的措施。

            • 5.

              如图1所示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农科所技术员依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及水果的储藏问题,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和图3曲线。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A、B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________,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

              (3)图3表示果实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PQ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由图3可知果实储藏时应选取________点所对应的O2浓度,理由是________。水果储藏时,除低氧外,还需要________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水果保持较好的口感;若密闭储存,果实易腐烂,原因是________。

            • 6. 图甲和图乙是某种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图丙是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__。

              (4)图丙中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5)图丙中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 
              (6)据图丙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 7.

              下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过程③发生在细胞中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图(b)中乙曲线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可用图(a)中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表示。

              (4)图(b)中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5)图(b)中在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__mol。

            • 8. (10分)Ⅰ.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注:假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相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填左侧或者右侧)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毫升(假设光照强度的变化不会改变植物体的温度)。

              Ⅱ.图A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温度、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B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oC和25oC)下,某一光照强度时氧气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4)当图B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 9.

              (6分)下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藏白菜地窖中,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AB段O2消耗量很大,CO2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___________呼吸。

              (2)CD段O2的浓度接近零,而CO2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_________呼吸。

              (3)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较长时间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浓度控制在___________段范围内,若将地窖完全封闭,隔绝空气,则大白菜将会腐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10.

              (6分)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在生活实践中常用于酿酒和发面,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据图分析作答:
              (1)甲、乙两组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________,乙组C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除去瓶中的________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3)上述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