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 2. 下列是无子西瓜培育的过程简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也可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与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不同
              B.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
              C.培育得到的无子西瓜与二倍体有子西瓜相比个大、含糖量高
              D.要得到无子西瓜,需每年制种,很麻烦,所以可用无性繁殖进行快速繁殖
            • 3. 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幼苗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
              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
              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可含8个染色体组
            • 4. 如图表示一些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所示是含    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每个染色体组有    条染色体.
              (2)图C所示细胞的生物是    倍体,其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3)图D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这是由    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内含    个染色体组.
              (4)图B若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它是由    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由该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    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
              (5)图A的分裂后期包括    个染色体组.
            • 5. (2016春•澄城县校级期中)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图所示的西瓜育种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中用到的试剂是    
              (2)无子西瓜A 的育种方法称为    
              (3)过程③中形成单倍体植株所采用的方法是    .该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的    性.
              (4)为确认某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佳时期为    
              (5)与过程④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    
            • 6. 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中,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  )
              A.柱头和花药
              B.子房
              C.叶原基
              D.茎尖
            • 7. 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  )
              A.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
              B.无果实,有种子,靠营养繁殖
              C.无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
              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
            • 8.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用其花粉培养的植株是(  )
              A.二倍体
              B.六倍体
              C.三倍体
              D.单倍体
            • 9. 将基因型为Aa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为Bb植株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
              A.1种
              B.10种
              C.6种
              D.4种
            • 10.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F1自交所得F2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