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在某小岛上生活着一群蜥蜴原种,该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

              (2)随着岛上环境的改变,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了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联趾便于划水,因此联趾个体游泳能力很强,可以在水中获取食物,而分趾个体的游泳能力很弱。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④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中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多样性。

            • 2.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农药使用_____(填前或后)。由于农药的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是定向的。

              (3)现代生物逬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3.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松鼠有共同的祖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              是不定向的,而               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                 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建立                 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2)将一群基因型均为A a的树松鼠(雌雄个体数目相等)迁到某地区(该区域之前没有树松鼠生存),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树松鼠种群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一代中AA和 aa各占25%,在此过程中,该种群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若 aa的雄性树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则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雄性不育松鼠占_    ________.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                        ____                .

            • 4.

              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1)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

            • 5.

              某种一年生植物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将这种植物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

              (1)将这种植物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该植物形成                   

              (2)在当地生长的这种植物因为环境的变化,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3)在对移植到原产地这种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4)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

            • 6.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鼠、狼和蛇等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狼可以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捕获兔子,兔同样可以依据狼的气味躲避猎捕,其中气味属于_______信息,由此可见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兔和狼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都会越跑越快,这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由于地形的起伏、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草原上不同地段生物的种类和密度不同,常呈镶嵌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


              (3)草原生态系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近万年来气候越来越干燥,草原逐渐沙化,近几十年由于过度放牧,草原沙化现象日趋严重。这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

            • 7.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包括基因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4分)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RNA病毒)引起,可分为Ⅰ、Ⅱ、Ⅲ、Ⅳ4种甚至更多类型,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当人体感染某种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在机体二次感染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时,之前产生的抗体可能会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会进入巨噬细胞中,导致病毒在其中大量复制,出现ADE效应(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患者临床病症加重。请回答: (1)登革热病毒与人、伊蚊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登革热病毒分为4种类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讲体现了         多样性。

              (2)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病毒的有效疫苗,其原因是                           

              (3)科研人员从用登革热病毒免疫过的蛋鸡所产鸡蛋中,提取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抗病毒因子以治疗登革热,为研究其治疗效果做了以下步骤的实验:

              第一步:取3日龄乳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雌雄数相等。

              第二步:甲组乳鼠注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抗登革热病毒因子0.1ml/只,乙组乳鼠注射                     的蛋鸡所产鸡蛋中提取出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物质0.1ml/只作为对照因子组,丙组乳鼠注射                       作为对照组。

              第三步:连续3天重复第二步骤,第4天每组乳鼠分别(皮下)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登革热病毒,并逐日观察和记录各组乳鼠生活情况。实验两月内结果如下表1、2:

              此实验的因变量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9.
              一般认为分布于中国的鲚属鱼类有 4种,即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其中刀鲚和凤鲚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是凤鲚的不同种群,都具有河口短距离洄游的习性,凤鲚长江群体成熟个体主要分布在崇明3个岛附近,凤鲚珠江群体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及河口.
              (1)由原始鲚属鱼类进化为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等四个物种的内因是 ______ ,外因是 ______ .
              (2)自然条件下,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 ______ .
              (3)对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 ______ 多样性层次.
              (4)假设某刀鲚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______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5)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______
              A.环境变化导致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化      B.隔离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不存在隔离    D.生物进化必然伴随基因频率变化.
            • 10.
              以下是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的体色变化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 ______ 产生的.
              (2)从1850~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 ______ .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优势.这表明, ______ 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的 ______ 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以上事实表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______ 决定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