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携带了24只欧洲兔来到了澳大利亚。下图1为引进欧洲兔后的100多年内,欧洲兔对袋鼠等本地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图2为澳大利亚草原上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澳洲塔斯马尼亚狼数量稀少,已于1933年灭绝。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1) 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类似于“____”型,由图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锐减。 

              (2) 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 

              (3) 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 图2中的食物网包含____条食物链。杂食性小鸟的食物分配是1/2来自昆虫,1/4来自蜗牛,1/4来自草,则杂食性小鸟增重1 kg,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kg。 

              (5) 澳洲塔斯马尼亚狼的灭绝,使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随之丧失。 

            • 2.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__多样性。

              (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 3.

              江苏省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达65.8万公顷,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盐城大丰沿海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____。 

              A. 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B. 有效控制工厂污水对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C. 将世界各地的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 对丹顶鹤和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 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是否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及对滨海盐碱地是否有改良效果,研究者选取了4种耐盐草本植物(T1田菁、T2苜蓿、T3苏丹草、T4碱蓬)进行实验研究,测量地上植株株高,同时对土壤速效氮进行分析。图1为不同植物株高。图2为不同处理下土壤速效氮的动态变化(CK为对照组)。

              图1 图2

              ①从图1中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____植物的植株高度最高。从图1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体含量呈____趋势,说明速效氮____。比较4种植物处理土壤结果,____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改善了土壤的氮素营养,与其是豆科植物有关,其根部可与____共生。 

            • 4. 阅读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概念图,完成概念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①指的是__________,②指的是__________,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③导致⑤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④包括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___________。

              (5)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____________、生存斗争、__________。

            • 5.

              某种农业害虫夏季数量最多,到了冬季,由于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又繁殖增加种群数量。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所示,●为抗杀虫剂个体,o表示敏感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存在________

              (2)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大多被杀死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选择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__________的频率。然而,在未使用杀虫剂的自然情况下越冬,敏感个体却更多的存活下来,说明敏感个体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说明,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

              (4)该种群中既有抗药型基因,也有敏感型基因,体现出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层次,生物多样性还有两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__________(填字母)使用杀虫剂,可更有效的控制第二年的农业害虫。

              A.第一年夏季                    B.第二年春季

            • 6.

              阅读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概念图,完成概念图。


              (1)①指的是__________。②指的是__________。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③导致⑤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④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___________。

              (5)在对植物b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 D基因频率为___,在这一年中,_______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

            • 7.

              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长,平均重量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         ,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100只,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定向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是捕食和被捕时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发展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

              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

            • 8.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图表示小岛上地雀的进化基本过程。


              (1)图所示,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1835年,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2)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食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的作用,该作用的本质是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        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         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 9.

              某研究所对一个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鲮鱼和沼虾的食物,沼虾又是鲮鱼的食物。请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所有的鲮鱼是一个_____ ____,鲮鱼和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若鲮鱼仅以藻类和沼虾为食,且食物中植物和动物的比例为3∶1,鲮鱼增重4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kg。

              (3)研究人员对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٠a),据表分析,沼虾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 kJ/(cm2٠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

              1.5

              23.1


              (4)调查的后期,发现某种鲤鱼迁入此湖泊生态系统后,鲤鱼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① A、B图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

              ② 鲤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种内斗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 在t1时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

              ④ 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____水平。

              (5)该湖泊中鲮鱼体色有差异,这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多样性。若该湖泊逐渐干涸并长出杂草,若干年后逐渐会形成小树林,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

            • 10.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____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不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3)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甲,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_________,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