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左图表示利用人工生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绿藻时,常用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而主要依据种群的___________来预测芦苇数量的变化趋势。

              (2)绿藻等藻类出现垂直分层现象的生态因素是           

              (3)输入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C的能量最多为B的20%? _____(是、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生活污水过度流入人工生态湿地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 2.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         法;若很长一段时间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將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能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的含义为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若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4×109 kJ,C中的能量为0.4×109 kJ,其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

              利用所学生生态学知识分析进行分析:下图乙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请据图回答:


              (1)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甲图最可能是该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食物网)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填图中字母),如果图中A、D之间的箭头方向是由D指向A,则D可表示                            

              (2)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乙。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              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甲图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              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在图中            点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点是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             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车蝗”的数量在e→f点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3)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              ,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火灾后的草原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5.

              2015年“二孩政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减少环境污染”获得人们普遍认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下表: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6.6%

              23.3%

              26.5%

              28.7%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呈现          的特点,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属于            ,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放开“二孩”政策。

              (2)2015年全球多数国家气温监测显示:年平均气温较往年持续升高。下图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


              ①图中B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a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25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③温室效应是由于以           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

                        的途径(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也可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 6. 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图2是某种群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图3是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增长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的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A→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2表示图1中G种群的年龄组成,据此预测,G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为        ,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间对应图3中的         (填字母)点。

              (3)图1中各字母代表的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若B含有的能量为a,能量向下一营养级流动时平均分配到各生物中,则F最多能获得的能量可表示为          

            • 7. 32、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作为生态系统的微山湖,其循环的物质是____。

              (2)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

              (3)微山湖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4)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除排泄物外还有____。

              (5)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kg。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  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

            • 8. (9分)

              回答下列生态相关的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某大型植物的种子传播困难,所以该种群的空间特征常呈               分布。

              (2)群落的演替是               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次生演替,最初的阶段往往是         。相对于次生演替,在光裸的岩地上发生的初生演替速度慢,主要是因为            ,所以演替的最初阶段是       

              (3)生态系统需要不断的         (选填“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输入,以便维持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各组分正是通过                 紧密联系在一起。

            • 9. (10分)近几年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水稻田中养殖河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增产、增收模式。下图是某稻田中养殖河蟹后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插秧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80株左右,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________,以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2)若养殖河蟹后食物网中其他生物的原捕食关系没有改变,则稻田中新增加食物链_________条;河蟹与稻螟、稻飞虱形成了_________关系。稻螟和稻飞虱的蛾虫被蛛网粘住时挣扎,蛛网的震动频率属于_________信息。

              (3)河蟹在稻田中主要吞食稻田杂草幼嫩茎叶和稻杆基底叶,同时捕食稻螟和稻飞虱的虫蛹。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蟹的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31、某研究小组对长江边一片弃耕农田进行调查,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中,且有零星的灌木分布,并观察到草丛中有青蛙、老鼠、蛇、螟蛉、蜾赢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农田和原农田相比营养结构更________,恢复力稳定性更              

              (2)村民反映近年当地老鼠的数量明显下降,从种群的特征分析,直接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3)“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诗经》),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4)青蛙通过呜叫吸引异性交配产卵,说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