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建构是生物学中常用的方法,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时,构建了“J”型增长曲线的____________模型。用糖卡建立血糖调节模型时,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____________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____________模型。

              (2)秋天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有的人食用海鲜却出现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等症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____________;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

              (3)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不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对一支试管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很困难的,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4)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形成的图形叫做____________,在一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 2.

              下图为一小型植物园的一个花圃,在花圃中育有牵牛花(蔓生)和向日葵。某校高二学生对该花圃上的某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制订了如下方案:


              请回答:

              (1)确定调查对象:花圃中栽有漂亮的牵牛花和向日葵,在确定调查对象时应选择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比较合适。

              (2)确定样方:样方的大小一般以____________为宜;上述花圃中最适宜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数及种群密度的计算: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该种群密度值应为各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下图是同学们调查该花圃上向日葵的样方,该样方的种群密度值为________株/m2


              (4)如果需要调查该花圃中的大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则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蛇既吃田鼠也吃蛙。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

              (2)           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是生产者。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3)对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中被捕捉的动物实际更难再次被捕捉,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________(“大”或“小”或“不变”)。

              (4)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你会向农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至少提出两条)                    

            • 4.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______ 头.
              A.30       B.32          C.64            D.96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_____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______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 ______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新生的子代数为 ______ 头.
              A.a×8n-1B.a×8n+1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右图中的曲线 ______ .
            • 5.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r1)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______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______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______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______ .
            • 6.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常用 ______ .某同学采用此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结果是 ______ .
              (2)动物--常用 ______ 法.某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捕鸟30只,其中灰雀5只,标记后放回,再捕获30只鸟,其中有两只被标记的灰雀和6只没标记的灰雀,该区灰雀种群总个数为 ______ ,和实际相比会偏 ______ (大、小).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h后 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每分裂一代的平均时间为 ______ 小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