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太阳能是通过生产者的________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的,其中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因此,________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生态系统的各生物成分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在此过程中,碳元素以________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中。

              (3)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在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消费者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________。

            • 2.

              啄木鸟主要吃隐藏在树干内的天牛等害虫.当啄木鸟在啄食时,常有山雀跟随,边啄食残羹边鸣叫.如果天敌雀鹰飞来使山雀的鸣叫停止,啄木鸟便急速转移躲藏.回答下列问题:

              (1)该森林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牛种群数量增多时啄木鸟也会增多,天牛数量的增长就会受抑制,这体现生物群落内的___________调节。   

              (2)山雀鸣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信息,其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森林中,天牛等害虫一年的同化量为1.5×1012k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为3×1011kJ,啄木鸟一年中从天牛等害虫获得的能量为2.04×1011kJ,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4×1010kJ,则啄木鸟与害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害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 

            •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图1图2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2)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

              数目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而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 4.

              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所有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NP=GP-R)。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102 kJ·m-2·a-1

               

              GP

              NP

              R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102 kJ·m-2·a-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_____________。 

              (2)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④营养级NP的去向中,除未被利用的能量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__。 

              (3)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⑤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_________。 
            • 5.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模式图,其中A、B、C、D 构成群落,a—l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I.若该图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示意图,则
              (1)请补充碳循环缺少的箭头 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2)大气中的碳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
              (3)近年来主要由于图中的过程[ ]下降和过程[ ]增加,使温室气体明显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II.若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则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1)B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填A或B或C)中的能量。通过m、n过程释放出去的能量形式是____________(填热能或化学能)。

              (2)若C种群食物来源中的植食和肉食比例相等,则C同化的总能量为100kj时,则至少需要A的能量为(即b、c、d都按20%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图1

              图2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2)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1。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

              数目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而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 8.

              下表是某荒地一条食物链3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后来由于该荒地被附近居民掘土而成为洼地,进而成为沼泽地。

              (1)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A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

              (2)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有机物积累量增加,可成为开发有机肥和生物能源的场所。

            • 9.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依赖于物理沉降、_______和微生物的分解。


              (3)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__________ 法采集、调查;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鸟类以河鱼为食,当它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吗?______请简述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鸟类与河鱼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视觉敏捷的鸟和游得快的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6)河流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注: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如果经过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究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据图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  ▲   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  ▲   开始的。
              (4)三个生态瓶中,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它们是  ▲  

              (5)在该生态瓶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   流动的。
              (6)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   瓶。

            0/40

            进入组卷